以鼠标作粉笔,以屏幕为黑板。教育博客正以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悄悄走红海南,成为网络上的“第二校园”。
海南的教育博客走在全国前列
博客是什么?通常的答案是“网络日志”;博客能干什么?回答则是多种多样了,不过,在海南的教育工作者眼里,博客是多功能的教育平台。
据《海南日报》报道,根据教育部开展“网络教研”课题的有关要求,2004年年底,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引进了“成长博客”,利用博客交流的形式开展业务研讨。短短一年多时间,该博客网的点击率达8000多万次,居全国教育类博客点击率第6位。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周积昀指出,以“成长博客”为基础,目前全省各地都有学校开设博客。从交流的热烈气氛来说,海南的教育博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教研、教学的交流平台
周积昀认为,海南省有8万老师,但只有几十名教研员,博客放大了资源空间,让教研员们能了解老师在想什么、做什么,从而有效进行教育改革和教学研讨。
海口市教研室何玲老师表示,博客不光可以帮助语文教学,还可以在各个领域不断拓宽,比如美术、音乐、科学等。“博客有网络声像合一的特点,资源又丰富,完全可以向多科目发展。如海口市26小就在博客上就作文、科学、舞蹈、美术等开展了‘木棉系列’活动,这是有益的尝试。”何玲说。
对于博客,农垦直属第一小学校长邢益宝还有另一种看法:看其文观其人。他认为,有故事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能在博客上写下一篇又一篇关于学生、关于教育的文章,说明这个老师在关心、观察孩子,真正地在思考。“传统的教研评估,是通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但那些格式化的东西大多是从别人那拼拼剪剪来的。写这样的文章,既发挥不了老师的真正才能,又难以让学校做正确评价。把理论放在故事里,把效果体现出来才是生动鲜活的东西。”邢益宝说。
他表示,老师应该在博客中把生活和业务融合在一起,用生活来做专业,专业才有滋味。“学校老师的每篇博客我都会点评,这也传达了一个信息:我需要的是这样的老师。”他说。
沟通老师父母孩子心灵的桥梁
博客有情感宣泄的功能,对于“成长博客”来说,通过交流化解老师、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和孩子的矛盾也是重要的内容。“因工作忙,我把答应教孩子唱歌的事情忘了,学生们在我博客上留言,希望老师要说话算话。孩子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我觉得是对老师工作的促进。”25小语文老师周萍说。
龙华小学郑冬梅认为,“成长博客”面向师生,可以发展成为情感交流和心理教育、辅导的平台。“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的孩子处在叛逆期,有很多心理问题,但他们缺乏和老师、家长交流的窗口,同时,很多老师也缺乏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可以在“成长博客”上增添心理教育的专门内容,或者邀请专家进行在线咨询,进一步利用博客自由、轻松的交流平台。”郑冬梅说。
教师博客的未来之路
随着教师博客的不断推广,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先行一步,把教师博客纳入“体制内”,由主管部门负责组建博客、开展博客大赛,甚至把优秀博客纳入论文范畴。纳入体制内,能否成为教师博客的最终归宿呢?
周积昀认为,尽管博客是私人化的事物,但要规范管理,还是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海南的“成长博客”就代表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和声音。“我们已经向学校发文推广博客,但没有强制性,学校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展。”他说。
在网上长期跟踪“成长博客”之后,今年4月,南京师大教育技术系网络教育应用研究项目组来海南考察。该项目组负责人王珺博士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尽管成长博客是半官方性质,但它的普及面,以及老师、学生表现出来的热情都让人惊讶。“博客的成立和推广离不开教育部门,但要使其具有生命力,还得依靠一批拥有教育理想和激情的老师。”她说。
而部分学校的负责人也表示,尽管学校统一替全校老师申请了博客号,但能长期保持写博客习惯的,也只是部分老师。IT界有个“二八”法则,即80%的用户只会使用到某一IT产品20%的功能。用这个法则测量,即使动用行政力量使教师全员参与,最终也只有20%的教师会形成写博客的习惯。或许,保持自然、真实,才是教师博客的未来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