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俄罗斯代表认真听取发言。
14日,在“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会上,“如何实现中俄区域合作一体化的战略升级”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被认为是中俄合作的战略升级,而双方加强在多个领域的互动合作是全面战略升级的根本保证。毗邻地区互动合作进入新阶段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研究员李静杰谈到互动合作时指出,俄罗斯是资源大国、科技大国,我国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市场广阔,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形势下,中俄都需要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003年,我国正式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2年俄罗斯政府重新修订和实施了《1996-2005年和至2010年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纲要》,在此基础上,2005年又制定了新的题为“政府和实业界建立伙伴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西伯利亚发展战略。辽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延丽说,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战略与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具有紧密的互动合作关系,俄积极致力与亚太地区国家首先是中国的一体化关系,把中国视为绝对的战略伙伴,把相互投资合作视为符合双方利益的事情。在俄罗斯开发远东和我国振兴东北战略同步实施的条件下,中俄两国毗邻地区的互动合作进入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区域合作仅有互补性是不够的
近年来,随着中俄贸易的密切和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中俄贸易占我省外贸总额的比例也呈不断上升趋势。黑龙江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澍德认为,我省与俄罗斯距离近,运输成本低,消息灵,有利于捕捉商机,在合作领域上该有所突破。但是,中俄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双方还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合作中双方在观念上、体制上和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很不适应。如存在运输堵塞与“灰色清关”,投资保护与争端仲裁机制缺位,银行结算不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有些法规不完善,政策随意性强,缺乏透明度,经营风险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缺少显示度高的战略性合作项目,现有合作项目与两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结合不够紧密,双方战略性大项目显得偏少等。
有专家指出,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互补性是必要条件,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但仅有互补性是不够的。单纯依赖互补性的合作难以支撑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经贸格局,特别是朝着经济一体化目标演进的国家或地区,需要的是以互补性为基础的综合的全方位互动,中俄合作也面临这样的局势。中俄两个毗邻地区的合作应该是囊括商品贸易、大项目及投资的全面合作,这一区域是未来提升中俄整体合作水平的中坚力量,在这一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一体化是共同的目标,在这一区域强化双边互动能力是满足双方共同的需求。要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实践活动,放到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充分认识到中俄广泛合作的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而加速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到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操作上。在互动合作中提高龙江中俄合作中心地位
我省要充分利用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天然地理优势和情感纽带,奠定我省在中俄合作上的中心地位。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抓住与俄在林业上的合作,森工企业成建制走出去参与开发俄罗斯的森林资源。建立区域农业发展联合体,建立面向俄罗斯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成为俄罗斯的“冬季厨房”和“果菜篮子”,带动中俄农业合作实现突破性增长。特别是加强铁路、公路口岸过货能力建设,尽快启动中俄洛古河、黑河———布市阿穆尔河公铁两用大桥的建设。在中俄面积各半的拥有300多平方公里的“黑瞎子岛”上共建自由港、免税港,形成具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经济特区。同时,我省应把进口俄罗斯石油、发展与其天然气合作等作为重点,带动我省对俄轻工电子纺织产品出口。通过这些互动合作,加强我省在中俄合作一体化中的实力和地位。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曲伟认为,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水平,但是只有二、三流的科技产业转化能力;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科技市场需求,但是只有相对偏低的科技创新能力。把中俄科技互动合作提升到中俄战略合作的层次,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到中俄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长期规划之中,把其提升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之中。国家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投入更多资金,支持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哈尔滨建立国家级的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大规模引进俄罗斯高技术和实现产业化。面对良机,我省应抓住机遇发展中俄高技术合作,加快与俄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提升我省在工业、农业、轻工等领域的科技含量。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