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日,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红色大益爱心基金小组和央视焦点访谈共同来到兴安镇,探访十三的老红军。
这个小镇不大,四周围绕着大片的水田,街道狭小安静,典型的广西农村景象。没有一顿饭的功夫,大家就来到老红军家,老人早已迎候在门口,敬一丹拉着老人家的手亲切地拉起了家常,老人年事已高,视力和听力都不好,需要有人在一旁大声翻译。敬一丹表达了大家对老人家的祝福,并送上大益爱心基金提前准备好的慰问品,有御寒的羽绒服,冬天里暖手的电手炉,以及印有我的长征标志和大益爱心字样的墨绿色军用水壶。
这些慰问品饱含大益对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失散老红军的敬意,多年来他们不被人所知,一直默默无闻地散落在长征沿途各地,虽然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伤病)并没有随着部队走完长征,但他们所作出的牺牲仍然值得肯定。
第二个老红军所在地是华江瑶族乡水阜村。水阜村位于猫儿山深处的漓江上游,距兴安镇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水阜村时,老人并不在家,难道当地干部没有通知老人家吗?大家正在踌躇当中,顺着蜿蜒的山路走来一个步履蹒跚,手中牵着一条大水牛的老人,当地干部一眼认出这就是今天要慰问的老红军。原来老人虽然年纪比较大,但仍然坚持参加劳动,下地的重活干不了,就每天赶着水牛上山吃草。敬一丹和老人一起拉着牛,走到老人家当中的小院中坐下闲谈。
这位老人同样存在着听力问题,不得不借助当地干部来进行交流。敬大姐将慰问品一件一件地递到老人手中,当送出军用水壶时,敬大姐询问老人当年参加红军是否用过这样的水壶,老人家摇摇头:当年哪有这样好的装备,走到哪里就睡到哪里,渴了就喝河水,饿了吃点干粮,那是相当艰苦。
离开老人家后,我们又一次来到曾经探访过的那个无名红军战士墓,敬大姐手捧洁白的百合和淡黄的菊花,庄重地放在无名碑前并三鞠躬,对这位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无名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