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百色6月26日电 精美的绣球原为壮乡男女青年的爱情信物,现已成为旅游纪念品。广西百色市靖西县生产的绣球以其制作精巧、造型别致、色彩艳丽、内涵丰富等特点而驰名中外,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现在,该县每年销往海内外的绣球达25万多个,销售刺绣披肩、壮锦20多万条,从而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靖西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古龙山峡谷群、通灵大峡谷驰名中外,素有“小桂林”之称,是广西有名的旅游大县。中外游客前来旅游时,常常购买当地的绣球、壮锦、刺绣披肩等民族手工艺品作纪念。看到游客如此青睐这些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精明的壮乡妇女意识到其中的巨大商机。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靖西的农村妇女纷纷进行传统刺绣产品生产,一批批绣球、壮锦、绣花披肩、绣花被、绣花巾、绣花鞋等随着游客飘洋过海,传向四方。目前,靖西有上万名农村妇女从事刺绣制作。
在靖西,成功将民间工艺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并迅速形成规模的是古镇旧州。这里如今已发展成为广西唯一的村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街上从七八岁的小女孩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会穿针引线搞刺绣。60多岁的女村民黄肖琴,还以其精湛的绣技被全国妇联授予“中华巧女”的称号,连年赴京公开展演。2005年,到靖西旅游的游客已突破60万人次,极大地刺激了刺绣产业的发展。现在,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国内各省市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当地妇女常常是农忙一结束,就加班加点日夜赶制绣球。在旧州街,绣球年产量超过了15万个,年销售收入达18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就达2000元至3000元。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刺绣产业,靖西县还通过与外地刺绣企业举办刺绣技术培训班,成立刺绣协会,举办刺绣技艺比赛等形式,开展刺绣技术交流,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刺绣水平。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刺绣产品,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才,确保优秀的壮民族传统手工艺能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刺绣产业的发展壮大,让靖西成了中外有名的“绣球之乡”,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当地群众以绣球为依托,走上了独特的致富之路。
庞革平 李 鹂摄影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