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宁波市区西北角,行车10余公里,一座古色古香的江南小城让人眼睛一亮。这里便是宁波联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门户”和“客厅”——享有“中国古县城标本”美誉的江北区慈城镇
作为宁波市的一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耗资逾8亿元的慈城古城保护开发,经过4年多的努力,开始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今年上半年,慈城镇相继摘取“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桂冠
慈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灿若云锦。值得称道的是,慈城镇党委、政府把当地居民也视作一宝,在保护开发中注重以人为本,处处维护群众的利益
不忘居民就业
——5年来,全镇就业人数增近1倍,人均年纯收入增2成
2001年10月,慈城保护开发拉开序幕时,徐文华调任慈城镇党委书记。刚到任,老百姓就把他堵在办公室:听说保护开发要花几个亿?舍得花这么多钱修破房子,为什么就不能拿出一些钱帮我们找“饭碗”?
话虽然有点偏激,说的却是实情。那时的慈城,大小企业仅159家,且规模较小,2001年工业产值仅18亿元,全镇5万多人口,在企业就业的仅7210人。就业岗位少,直接影响了群众的收入。2001年,全镇人均纯收入为5095元。
要取得群众对古城保护开发的支持,首先必须千方百计为群众创造就业机会,解决群众的生活出路,理顺群众的情绪。镇里一方面倾力扶持优势企业,一方面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从作坊式乡办小厂发展起来的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铜冶炼、加工集团。镇政府在看准铜行业的发展潜力后,全力扶持壮大金田集团,不遗余力建设金田铜业城,使金田铜业集团规模迅速扩张,形成10家生产型和3家经营性企业,使铜加工产量连续5年列全国同行业之首。仅这一家企业,就创造就业岗位5300多个。
慈城原先的私营工业城仅有零星几家小企业。2001年底起,慈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私营工业城扩建成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企业110多家。
为提高群众的就业能力,慈城的职业培训工作也紧锣密鼓,2003年至今,已有1.13万农民接受了培训,培训后的就业率达70%。职业介绍网络四通八达,迄今已为5321人次牵线搭桥,其中3378人实现就业。
经过几年努力,截至目前,慈城企业数量已增至490家,去年工业产值达125亿元,比2001年增长7倍。全镇就业人数达13827人,还为外地务工者提供了9200个就业岗位。去年底,全镇人均纯收入达8790元。
不忘民居环境
——投资9000万元实施大规模整治项目
始建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的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至1954年,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治。经过2400多年的历史沉淀,在2.16平方公里的古城里,拥有国家和省市区四级重点文保单位33家,是我国南方一座罕见的千年古城。
慈城集镇内有2.6万居民,为降低居住密度,减轻文保单位承受的压力,需要迁出2500户6000余居民。镇党委、政府没有采取简单的强制措施,而是上门一户户做工作,耐心宣传古城保护的意义。此外,慈城镇在古城旁的傍山依水处辟出黄金地段,建设“慈湖人家”、“枫湾家园”两个大型商住区,按城市社区标准设计,配备小学、幼儿园、商业步行街、超市、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顺利解决动迁难题。
按保护开发规划,多数古建筑仍以民居为主。为改变古城环保设施落后的状况,慈城在改善古建筑的通风、采光、卫生等条件的同时,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690万美元,并配套投资4100万元,全面改造主要街道解放路,将空中管线全部埋入地下。今年起,又投资2000万元,建设污水提升泵站和改造地下排污管网。投资5000万元的古城防洪设施也已开始启动。
慈城还出资为困难群众修缮危房。2003年,投资50多万元,为40户困难群众改造危房。今年,镇里又投资80多万元,帮助86户困难户修缮危房。黄山村村民陈东云的房龄已近百年,改造所需的2.6万元,镇里出了2.1万元,村里出5000元,他自己没掏一分钱。
为改善古城环境,慈城投资9000万元,实施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并相继建成南门寻芳园、慈湖公园等一批绿化休闲场所。
不忘居民生活
——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庄重质朴的古县衙,人文荟萃的孔庙,惟妙惟肖的校士馆,古色古香的冯俞宅……穿梭于慈城的大街小巷,一处处精心修缮的文物和景点,常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奇怪的是,除了一些慕名而来的散客外,看不到由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客。原来,这里还没有宣布对外接待团队。
对此,徐文华解释说,由于镇里还没有建成大型停车场、旅游入口道路和大众饭庄,如果贸然开放,固然能给政府创造税收,给少数群众增加收入,但大量游客的涌入会给全镇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尽量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这是慈城保护开发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慈城拥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官宦宅第群。去年下半年,听说要将明清古建筑群申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一些居住在内的居民表示反对,因为这样就不能对建筑物内部随便改变了。有的镇干部也有不同意见,因为这样会增加规划的刚性和保护的压力,投入的资金会更多,责任会更大,会束缚开发的手脚。镇党委、政府首先统一认识,然后向群众讲清道理:要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他们留下历史和记忆,此举既能有效保护古建筑,又能提高古城品位。今年6月,慈城部分明清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