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7月13日,“红墙”三部曲的作者王凡携带他的新书《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做客人民网文化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
王凡,著名纪实作家,90年代初连续出版的《知情者说——与历史关键人物的对话》,并在众多重量级刊物发表口述纪实文章,像《田家英之死》、《回顾给毛泽东做秘书的日子》、《我所接触的中共领袖和中共秀才》、《一、二、三见赵朴老》、《与蒋经国从挚友到分手》等等,再到他用数年的时间积淀而成的“红墙”三部曲——《红墙警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回忆录》、《红墙医生——我亲历的中南海往事》、《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荣获2004年全国最佳畅销图书奖)等。他的三“红”每一部出版后,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居纪实类图书的畅销前三甲,被视为了解和解读中南海的词典。2006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其最新“亲历者口述”著作——《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此次做客文化论坛,王凡面对网友的种种问题,将其采访、著书的不平凡经历娓娓道来。
议书: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
主持人:您的书很有意思,书名都叫“红墙”或者封面基本上都有“红墙”作为背景,您为什么对“红墙”二字如此情有独钟?
王凡:我认为这不是“情有独钟”的问题。实际上“红墙”是中南海的代名词,我写的这些作品都是发生在中南海里的事,是为在中南海工作和生活的人而写的,是中南海里面的人的一些回忆。现在社会上也有许多“红墙”作品,但他们作品中说的事不是中南海里的真事,而是想象出来的。一些人想当然的认为地位比较高的领导人就该在中南海,但是实际上许多领导人,并没有在中南海生活和工作。我使用“红墙”这词是比较规范的,因为我所写的内容就是生活在“红墙”里的人,或者发生在“红墙”里的事。
网友墨白:创作都有虚构的成分,“特别经历”有多少创作的成分?还是完全真实的?
王凡:我的作品除了直接描述我个人的感受外,事实的运用和选择也都是我的创作,但是基本记录的事实都是有根据的。
网友史历: 王老师:您对您的哪部作品最满意!?
王凡:就我自己而言,之前“红墙”系列的三部作品,我都是非常满意的。但是要说哪部作品酝酿最长时间,采访时间最长、投入比较多的精力的是《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而且其中也有一些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里面。另外,我觉得它的价值对中南海、对生活在那里的人有一个比较真实的描述。
网友历史就是好:您还会继续写红墙里的故事吗?下一部作品重点是什么呢?
王凡:“红墙”里确实还有许许多多故事没有披露,我手中的确还有许多相关的素材,还有一些现在还不便于公开发表的内容,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写下去,能提供给读者一些他们希望看到的作品。
网友fanger:本书你觉得还会像你以前的“红墙”神话一样畅销吗?
王凡: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的特长是把已经发生的事真实的描述出来,最不擅于预测还没有发生的事。以前的书销得好,也没有到神话这种地步,但是我可以负责的说,我的每部作品都是认认真真去写作的,是对得起读者的。
主持人: 负责《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这本书的策划、编辑也来到了我们的论坛,请他们谈谈这本书出版的一些故事。
刘小晖:这本《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是我们亲历者口述系列的第一本,是很重要作品。我们主要策划的方向是历史人物,并且特别专注于口述史系列。这可能跟个人的爱好和对历史的一些看法有关,但是从我个人来讲,除了写历史散文以外,我在出版界十多年的过程中,基本的出版方向一直都是当代史、近现代史。我认为,历史是一种当下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观,是最能体现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真实的探究,是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正如我们《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的作者――王凡近20年都在专注于口述历史的创作一样,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这本书的名字,以及这个书系的名字都跟作者沟通了很多次。王凡夫妇很认真,从封面到版式都经过了很多次的推敲。我们一致认为,《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这一书名,最符合书中的十个人物,也希望能给一直关注历史作品的读者带来一部好看的、值得保存的作品。今后“亲历者口述”系列我们还会在策划出几部,我想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不会变的――用最大的努力把历史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思人: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尊敬
主持人:您的书都是小人物出场,要么口述,要么回忆,通过他们去描述大人物的领袖生活,大事件的历史真相。这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口述史写作,您对口述史写作怎么评价。
王凡:首先来说“小人物”。在我眼里,我所选择的这些人物从来都不是“小人物”。也许他们的职务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特殊,但是他们的经历却非常丰富。说实在的,他们也都是“老资格的革命者”。比如延安时期的普通警卫,其实他们的资格和他们的连长、营长都是一样的,有的还是红军时期就参加了革命的人。再比如说,某个人在中南海里只是一位普通干部,但实际上在延安时期他就是中央的宣传部长。这样的人我想是不可以称他们为“小人物”的。
对于口述历史,我个人也不是听口述者怎么说,就直白的写出来的。而是通过我所掌握的一些资料,反复核实后,并从另外一些也经历过同样事件的人物的回述做一些比较和甄别后才叙述的。如果一时搞不清楚,还有其他线索的,我一般还是要继续做一些相关的考察,而不会把这种没有把握的事实公布出去。
网友历史就是好:在您采访的这十位亲历者中,哪一位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王凡:我关注的每一个人物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不想对这些人做什么层次的区分。他们经历都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人格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例如我采访过的几位保健医生,他们因为都是当年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才被选去做保健医生,而做了保健医生以后,临床机会就非常少。许多在学校成绩不如他们的人,后来都成为某科方面的权威专家,但他们因为从事领袖的保健工作,一生默默无闻。但是这些人在回述完他们人生时,都说他们一生无悔。他们为了工作放弃了很多连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的一些幸福,放弃了能够成名成家的机会。这样的人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
我还想说一下毕重远。我和他交谈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当我们说起策动国民党最大的军舰“重庆号”起义时,我猛然想到,他当年还是个只有20岁左右的青年!我就想到我自己在20岁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一生该怎么度过,该追求什么,都还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现在这一代青年人,他们在20岁时想到又是什么?所以我就特别希望把他们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从而引起我们这一代人和更年轻的一代人的一些思考。
主持人:您采访了中南海里各色各样的人物,您是采用何种办法,让他们能面对您,把您当朋友,给您讲述他们的不平凡经历的?
王凡:我采访过许多人本身就是我比较熟悉的人。特别是一些曾经在“红墙”里工作过的长辈,由于“文革”,我在五七干校甚至和他们做了将近十年的“同事”。我觉得我真正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理解那一代人,所以我们在一起能非常容易沟通。开始是“红墙”范围内的人,后来就是那一代人都愿意把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他们觉得我能听得懂他们的话语,而我的文字描述,也是他们认为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出他们所希望表达的内容。
网友亨利的大炮哑火了: 想必王先生的童年也是红墙里长大的吧?大院里的孩子幸福吗?
王凡:在大院里生活的孩子确实是非常幸福。尤其是和当年延安时期在延安生活的孩子相比,我们还是比较幸福的一样。我们受到了长辈们比较多的关怀,例如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一些各地送给领导人的一些食品,就被转送给孩子们“享受”。另外当年院子里的环境也是十分令人怀念的。
网友史历:王老师“红墙”到底有多高!?红墙内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
王凡:说起红墙的高度,就是姚明跳起来看不到里面。
看事:实事求是最重要
网友文学大王: 目前图书市场以“红墙”“中南海”命名的图书数不胜数,但是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王凡:中南海毕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在过去历史里,的确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如今,中南海不仅和中国的重大事件相联系,和世界上很多重大事件相联系;实际上,中南海内的很多运筹关系到人类命运的走向,所以它才会这样吸引人。就像美国的白宫,英国的白金汉宫都是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人们都会想去关注在那里发生的事情。所以我想,这类书都会有很好的销售业绩。
这方面书籍很吸引人,而我自己恰恰有这个条件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写作。其他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相关信息来写这方面内容,但是我个人的创作态度是实事求是。当然也存在一些打着这个旗号来写这方面书籍的,可我认为读者只要翻翻看,就会做出他们应有的选择。有鉴赏力的读者绝不会因为题目打着“实事求是”的招牌而去看某本书。靠招牌来吸引读者是只一个初级阶段,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进入一个以“内容为王”来吸引读者眼球的书籍时代。
网友碧芽春5009:看王先生的书感觉可读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分寸把握恰到好处,您如何看待创作和历史的关系?
王凡:因为我的创作题材实际上是属于非虚构性作品,因此我更看重历史的真实性。当然,我希望我自己的作品有我自己的风格,然而我的风格最主要的特点是“最准确的把握,最贴切的描述,使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网友庐山: 现在有很多拍历史题材包括伟人的电视剧、影片,能谈谈您怎么看吗?有特别让您感兴趣的吗?
王凡:对这类人物的电影、电视作品,我原本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看了以后,发现跟我期待的有一定的距离。
王凡:第一次上网,就有点不舍得“下网”了。谢谢各位网友对我的关心,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只可以交流到这里了,以后有机会再聊,再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