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小峰,大爷先跟你报个名,今年俺的西瓜也要摆上上海人的餐桌。你就让俺入会吧!”开春以来,富锦市锦山镇黑鱼村村民们成了瓜菜协会会长蔡峰的“追星族”,要求加入瓜菜协会的已达270人。现在,蔡峰当家的瓜菜协会已有成员640人。
坐落在同三公路路北、离富锦市锦山镇20公里的黑鱼村,前些年由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信息闭塞,种植品种一直是小麦、玉米和大豆“老三样”,354户村民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
2000年春,蔡峰领着几个年轻人到集贤县考察西瓜种植技术后,决定利用本村沙土地适合西瓜生产的土壤特点,种植大西瓜。这时,有人出来“挡道”:认为种西瓜费时费工不说,销售时还得走村串户,弄不好搭工搭时又搭钱。蔡峰不听邪,“拽”着14户村民种上了西瓜。金秋十月,西瓜卖光后一算账,每公顷地收入在1.2万元以上,其中一户种植5公顷西瓜,纯收入6万多元。当年,便有眼馋的102人加盟入会。
去年,该村西瓜种植户由原来的100多户发展到240户,协会会员也达到370人,种植面积达到9500亩。瓜熟蒂落时,黑鱼村及附近的瓜地客户成队,抢购的瓜车排成长龙。仅10多天时间,西瓜便随着轰鸣着的汽车,被摆上了上海、深圳、沈阳、山东、北京等地居民的餐桌。
去年协会指导的几个村,西瓜销售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而且带动本村饭店、旅店、浴池等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力和服务业收入170多万元。
每年协会请来农业专家讲授西瓜的高产栽培技术,市场欢迎的优质品种,帮助会员对自家的土地合理调茬,开展田间博览,产后统一价格、统一销售,避免瓜农之间相互压价。全方位的服务,令瓜农喜笑颜开。(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