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龙露)在昨天举行的“城市公共安全与防御机制论坛”上,减灾专家阮水根在发表的题为《北京市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建设与实践》的大会报告中强调,造成北京城市(特别是五环路以内的主要城区)灾害损失放大效应的潜在威胁还十分明显。 为此,北京市正在制定七个保障预案。
报告中指出,按致灾因子来分,引发城市公共危机的灾害大致可归纳为十类:包括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交通事故(以与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交织一起的交通事故和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最为严重)、环境公害、传染病流行(如SARS事件)、工程质量事故、生物化学灾害、高新技术事故(如“黑客”攻击等)。
城区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达1到3万(不含流动人口数)。财富集中,单位土地面积含金量大,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经济技术和高科技开发区等,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承灾体多,如大型娱乐中心(影剧场、网吧等)、购物中心、商务中心、仓储中心等,由于人流、物流集中,一次小的安全事故(如火灾)就会引发重大损失,北京近年来已发生多起这种事件。
同全球其他大城市一样,北京繁华而庞杂,高效而易损,面对诸多公共危机事件的袭击,它必须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成立了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全市应急指挥平台,成立直属市政府办公厅的应急指挥办公室,确定其管理职能和机构编制,并成立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二是在完成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的基础上,正在陆续完成34种灾害应急预案和7个应急保障预案的编制工作。18个区县的综合应急预案也将陆续出台。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市已走在全国的前列。
据悉,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北京市科协等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是“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的一部分。
此次来京参加活动的台湾地区专家共计约99人,内地专家共计120人。
J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