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亚推荐 ····· ····· 黑龙江 推荐
东北网8月1日电本溪作为城市,粗算有百年的历史。其间,它先是作为殖民煤铁原料基地而被发现和建设,后来又成为共和国的煤铁之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这两个重要时间给本溪的工业化进程打上了单靠资源、产业断链的畸型发展烙印,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需要在艰难中调整与转型。由于本溪城市化的过程是围绕生产区摆放生活区的过程,中心城区一直因缺少科学的规划,出现了居民区与生产区混杂、用地紧张等问题,以及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本溪的城市骨架拥有先天的缺憾,改正起来很难。
城市的先天不足
1904年,日本军需商人大仓喜八郎建立了“本溪湖煤矿”,开始了对本溪的资源掠夺。到1937年,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采煤、炼焦、化工、铁矿开采、选矿、炼铁和发电等多种生产能力的企业。此时,日本帝国在本溪以“附属国”的名义,进行本溪最初的城市建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本溪距离生产区不远的地方修建了适合不同群体的居住区,既有日本人的“工字楼”,也有属于劳动人民的“矿工房”。那时,城市人口不过是3万人左右。
解放后,单一的煤铁采掘、钢铁原材料工业的基地建设,再一次割裂了钢铁工业延伸产业链,工业化再次被强行推进,而城市则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定位,通过“填空补实、扩边展沿”等原则来进行城市建设。为保证市区煤铁、工业建设需要,城市用地开始向山要地,凡坡度在30%以内的山地均开辟为城市用地,建立了地方工业区和一批位于山坡之上、名曰工人新村的楼房住宅区。
改革开放以来,本溪市如果还在日伪时期的用地框架上发展,局限相当地大,城市用地相当紧张,大中型工业项目无法选址定点。上世纪70年代末及整个80年代,本溪着手实施“卫星城计划”,借鉴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模式,确定城市用地围绕中心城区拓展8个卫星镇的思路,其用意就是为了解决“厂居混杂”的问题,但由于受经济局限、基础设施和居民心理的制约,这一规划某种程度脱离了本溪实际,最终不了了之。
上世纪90年代起,本溪城市建设部门的同志们意识到,就本溪而言,山坡地已经用尽,城市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城市东移,城市建设用地沿太子河向上拓展。此后10多年,这一规划在艰难中贯彻实施。公建业主、房产开发商和普通市民都不愿做新城区的开拓者,而是习惯挤在设施完善的老城区。城市一类地区人口极其密集,插建项目总能应运而出。新型住宅区的形成,需要一种来自政治、经济及城市内在规律融合在一起产生的动力。
如果缺乏有力的执行,城市规划只能拥有“墙上挂挂”的寂寞。
好风凭借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本溪经济发展是强大的动力,更推进了本溪的空间革命。
作为资源枯竭城市,本溪面临着很多难题。但拥有的能源优势、资源品位和产业基础,使其仍具有投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最近几年,在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本溪人强力推进对外开放战略,省内外、国内外的投资者纷纷来到这里,选地开厂,享受到许多方便和优惠,各县区引进项目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这样的努力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刺激和后续动力,同时,也出现了工业区零星建设、各自为战的苗头。城市面临着调整、规划与整合。
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本溪人的平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解决了温饱、具有一定眼界的市民开始向往更宽敞的住房、更宜于人居住的住宅新区。近几年,位于本溪新区的大峪、华夏、樱桃等小区相继落成,而市民在政府各种政策引导下,由观望迟疑、到争相购买,新区购房形成了一种新的流行风尚。不知不觉中,已有近10万人口,由老区转移到了新区。
在本溪有一条路,叫“地工路”,顾名思义,就是当年本溪地方工业企业集中的地方,这些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逐渐由红火转为萧条,企业停产半停产,在陷入生存危机后面临转制重组。恰好,这条路又处于本溪市老区和新区的过渡带,是本溪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的重点区域,印染厂、玻璃厂、刀片厂等纷纷通过土地置换离开,给三产业发展和居民住宅提供了新的用地。这里的商住区一点点活了起来。
借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机,本溪“十一五”将迎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投资44亿元的“本辽辽”高速公路本溪段投资49.4亿元、全长约1380公里、沿中俄、中朝国界走向的“东北东部铁路”桓仁段、在本溪境内全长55公里的鹤大高速公路本溪段、投资300个亿的超大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5.91亿元的本溪站铁路枢纽工程、全长39.3公里、总投资4亿多元的小市至碱厂一级公路改扩建,这一系列项目对于本溪意味着空间上的开阔与便利,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意味着发展的潜能和后劲。本溪距离世界近了,就必须拓宽自我空间,拉大发展骨架,如此才能相配。
沉沉地压在历任书记、市长心头的“心病”———集中成片的棚户区也要从本溪的版图上消失了,而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会对本溪城市面貌来一次历史性的改头换面,解决老城区的所有问题。作为我省的“一号民心工程”,本溪的两大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居住那里的居民可以就此离别不堪回首的简陋生活,而别的市民再也不用看见那连片棚户区就心里堵得慌。
里应外合,万事俱备。本溪的城市空间,改变在即! 123作者: 张海浪来源: 辽宁日报 编辑: 朱丹钰 收藏本文国 内 国 际教育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申请加盟联盟名单 网 页 新 闻 行 业 区 域 网 站 图 片 MP3 Flash 论坛·日本转向“反参拜”新首相躲不过靖国神社问题· 富田笔记震荡日本政坛 历史认识拷问小泉后任· 共同社:日政界掀蒙古热意欲争夺蒙古资源··韩国邪教头目涉嫌强暴日本女信徒 在日面临起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