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网8月9日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眼下,虽说毕业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一些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依然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会,为求职辛苦奔波着。熙熙攘攘的求职人潮,传递着当前就业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然而,一些用人单位拒绝“期货”的“经验歧视”却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将那些心急火燎的大学生拒之门外,也让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招聘拒绝“期货”职场充斥“经验歧视”
天津一所大学的毕业学生小吴,这个暑期过得很辛苦,由于前期未能找到如意的工作,现在的他依然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病急乱投医”。小吴说,“我曾到过很多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但又不认可实习经历,分明就是没有诚意招聘大学生。”
小吴的遭遇不是个别现象,“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已经成了一些用人单位选人的潜规则。作为一种严重的歧视现象,为人诟病已久的“经验歧视”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而愈演愈烈。记者前段时间曾在天津、银川等地的一些标明“大学生招聘专场”的招聘会现场见到,尽管很多职位对经验的依赖并不大,但仍有许多企业打出“要求有工作经验”的牌子。
“经验歧视”不仅在各种招聘会上随处可见,即使是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招考中也俯首皆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姓张的毕业学生说,他原本想报考天津市市级机关公务员,结果专业适合的基本上都要求有工作经验。
记者对天津市市级机关2006年公务员招考报名条件进行统计发现,132个职位中竟然有99个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降低成本风险“经验歧视”实为“短视”
对于招聘中设置“工作经验”这样的歧视性条款,一些用人单位的解释很有代表性,“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单位可以节省培训成本,他们的工作也可以快速上手。”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抱怨说,现在应届大学生的成活率太低,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他们进行经验和技能培训,可他们却把单位当成了实习基地和跳板,到头来为别人做了嫁衣。因此,与其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还不如直接招收有经验的员工来得划算。
对工作经验的过分苛求,反映出企业在培养人才上的“短视心理”。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认为,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工作经验,实际上是买方市场下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用人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效益最大化的表现。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汪洁认为,一个人才对用人单位是否有用取决于他自身具备的潜质,而不是工作经验。经验歧视排斥了大学应届毕业生。实际上,一些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虽缺少经验,但不乏潜能,只要适当加以培训就能迅速上手。而且,自己一手培养出的人才,更容易接受和认同单位文化,在使用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宝洁、松下、雀巢、沃尔玛等公司每年都举办大规模的校园招聘,并对“新手”进行系统培训使之成为公司的有用之材。他们认为,自己培养的人才对企业会有比较高的忠诚度,不会轻易跳槽。
只“收”不“种”谁为大学生“经验培养”买单?
“高等教育扩招是国家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重要战略举措。尽管每年大学毕业生绝对数量增幅较快,但占中国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齐善鸿说,“对于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的供求矛盾,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责任共同来缓解,而经验歧视只会加剧这一矛盾。”
齐善鸿认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吸纳大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实践经验,是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不仅企业不能忽略自己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经验培训的社会责任,政府部门更是应该“身体力行”。专家们认为,一些政府部门在消除经验歧视方面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连政府部门都一边喊着“就业形势严峻”一边还实行经验歧视,这也难怪社会上的经验歧视之风愈演愈烈了。(刘元旭罗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