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长春市将在全市实行中小学教师系列技术职称“评聘结合”改革,今后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不再评职称,而是由学校直接按岗聘用,聘书与职称资格证书有同等效用。(见8月15日《工人日报》)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教师的职称一直延续着评审的套路,并演变为一个身份的概念,一旦拥有,终身享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评审方法的弊端已日渐显现。比如,搞职称终身制,能上不能下,客观上阻碍了年轻教师的发展;因人设岗,使一些评上高职称的教师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资排辈,高职称者高收入,低职称者虽然在事业上挑大梁,待遇却低了许多,直接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由于职称考试成绩、学历、工作年限、身份等是职称评审的重要砝码,教师在评定职称过程中要做许多无聊的工作。除了把节假日贴进去不说,不少人还要把工资“贡献”出去,到有权发证的部门去参加这培训、那培训,领取名目繁多的“本本”以获取“通行证”。但这又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享受更高的经济待遇。
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职称评定已异化成了关系和权力的较量——业绩突出者,常常因“硬件”不够、不善打通关节而被拒之职称的大门外,能力平平者却因符合职称“硬件”要求或托关系、送礼等而“水到渠成”,使评职称成了腐败的温床,并人为地引发了僧多粥少的实际利益冲突,造成了校与校、同事与同事之间的矛盾。
教师职称由“评”变“聘”,一字之别,效果迥异。它告诉我们,无论你原来有怎样的职称,有怎样的资历,在聘任制诸多的细则面前,所有人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是普通参赛者,规则是一样的。你被聘用到哪个岗位,就任哪个岗位的职务,并享受相应工资待遇,否则,什么都不是。在这里,聘书就是职称资格证书。聘任期之后,将是一轮新的竞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春市的做法值得期待,有利于落实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有利于有才华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高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