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淡红连衣裙,一副粗框眼镜,配上柔和缓慢的声线——以知性优雅著称的海派女作家陈丹燕应邀参加“今天我们怎样成长”系列活动,昨天下午来到黄浦区机关大楼,与上海各界青年代表600余人面对面,从外滩历史谈青年未来,展示一个作家对历史和青年的关怀。
该活动由团市委主办,黄浦团区委承办,青年报社和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协办。团市委副书记李跃旗、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沈功玲出席了活动。
(记者 蔡玲玲)
品外滩游走世界后的情感回归
聚焦灯下,一幅幅外滩的老照片展现在屏幕上,伴随着陈丹燕缓缓的讲述。历史已凝固的瞬间被展现在青年人眼前。用了六年时间,陈丹燕进行了对外滩的感性品味和知性思考,其间她甚至为了收集流落海外的珍贵照片而远渡英伦。
当被青年朋友问及,为何在游走了世界许多地方后又重拾了对故土文化的研究,陈丹燕说了这样一个情景:当她在他乡看到外国孩子在玩和她童年在上海弄堂里一样的跳房子的游戏,当她在异国的都市吃到童年生病时最爱吃的糖面人的时候,陈丹燕触动了:为什么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有着儿时熟悉的记忆,上海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她说,回来,是为了寻找历史的记忆。
现在的外滩18号向市民开放,陈丹燕对此很是欣慰:“只有让普通人让青年走进外滩的建筑,才能感受到这是我们自己的。”
谈选择不要被功利性思维左右
“你认为现代青年需要什么来更好成长呢?”一位青年问陈丹燕。陈丹燕说,“不要太受功利思想左右进行选择。”去年,陈丹燕应邀去美国一所大学做研究员,带上了高二的女儿。女儿在国内受的数学教育让她在美国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因而选择加入了学校的数学俱乐部。“可是不久,我的女儿对我说‘妈妈,我要退出。’因为,俱乐部除她以外所有人都是因为真正热爱数学才参加的,只有她是因为觉得自己数学成绩好进了俱乐部有优势。”陈丹燕在知道了女儿的想法后,鼓励她的决定。“这是她受的应试教育习惯形成的功利思维。”
陈丹燕鼓励年轻人给自己多一点空间和时间思考,而不要被功利性的思维所左右。“有些学生选择一门功课,不是因为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是因为这门课容易通过可以得到好分数。这是不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