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小三峡,渔民正在大宁河上撒网捕鱼 本报特派记者 王雄 摄
本报巫山专电(特派记者 刘占良)截至昨晚8时,三峡大坝坝前水位为138.56米,较20日蓄水启动时水位涨了3.06米。昨日入库流量有所回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入库流量的变化在预测之内,不影响蓄水。目前,他们已经相应调整了下泄流量,以保证下游供水。
小三峡行船将到巫溪
昨日中午,记者从宜昌太平溪码头乘船赶往巫山,一路上江水荡漾,水面迎着太阳泛起波光,来往船只依然繁忙。到达巫山时已是下午4点,登上渔家小船,记者进入小三峡。此时,大宁河水位为137.93米。
船工陈三木告诉记者,156米蓄水后,小船就能从小三峡一直开到巫溪县龙溪镇,早晨8点走,下午2点准能到。小三峡到龙溪以前也通水,但是水流太急没人敢去。蓄水3天了,陈三木天天看着眼前的大宁河,发现水流一天比一天减缓。他家就住在大宁河口:“156米蓄水下个月蓄完,肯定能走巫溪的船了!到时候就在家里等着,谁要船就出来接,快得很。”
“白马显蹄”长眠水下
驶进小三峡不久,第一峡龙门峡呈现在眼前,伫立在龙门峡左侧的“守门青狮”扑面而来。蓄水3天时间后,青狮底座离水面只有2米,触手可及。
船慢慢驶进了巴雾峡,光秃秃的马归石被淹了小半,连石头上面的“白马显蹄”图案也淹在水下。陈三木说“白马显蹄”是前天被淹的。他行船30年了,天天可以看见,今后怕再也看不见了。
再往里走,因水位变高,仰视角度变了。“猪八戒拜观音”、“仙桃峰”等很多以前高高在上的景点看着都更真切了。若是将船靠上去,游人伸手就可以摸到观音座的第二级莲花台。
大宁河涨水渔民忙打鱼
一路上,记者看到很多渔民忙着撒网,难道天天涨水还能捕到鱼。一渔民告诉记者,大宁河涨水带来了很多浮游生物,一些靠这些为食的鱼都浮到上层水面找吃的,这正是捕鱼的好时机。他们现在下网,明天早晨收网,顺便就到集市上把鱼卖了,涨水这3天的收成明显比平时多了很多。
水淹到温家大院门口
昨日下午,大昌古镇旧址一半已经被淹在水下,整个古镇唯一立着的一处院落就是温家大院,现在水已经淹到了大院门口,明日再涨就会漫进院子。
温家的小儿媳妇告诉记者,几天前,老院子的两老人就已经搬到他们在新镇的家里来了。
记者进入小三峡的一路上,都可以看见来往的清漂船。漂浮物比起平时少了很多,除了零星的树叶枯草外,小三峡的水面一片墨绿色。清漂工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是4班清漂船都在水面上,反复清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