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学习、交流的目的来参赛,是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能力大赛上许多选手的共识;赛前问及他们怎么准备比赛项目时,大多数选手选择了保密;对于自己能够在大赛中取得什么名次,选手们纷纷表示自己有信心取得一个好名次。 谦虚、谨慎而又自信,青年创业者们在中国青年创业能力大赛上表现出了优良的品质。
“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怎么让别人相信你。”以复赛第一名进入决赛的黄晓琳信心十足。来自广东的黄晓琳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在“非常融资”的环节,他对“投资人”提出了一次入股200元的要求,结果“吓”跑了“投资人”,他立即改变策略,10分钟内成功完成了“融资”。“在10分钟内说服别人掏200元有点太夸张了,无凭无证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今后还是要务实地创业。”黄晓琳很严谨,他说:“我喜欢团队的协作,其实单凭一个项目无法看出选手真正的实力,但我还是要努力争取第一。”
姜卫杰在选手中很突出,不仅因为他是青年创业者中的优秀代表,还由于他曲折的创业经历。他曾经是一个下岗工人,开过书店、小吃店,卖过旧货,开过网吧、精品店,并最终找到了使自己成功的行业,他的美诺美容美体连锁店在山东省东营市已小有名气。姜卫杰坦言参赛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虽然现在创业已经初步成功,但有些素养还不具备,此次参赛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来补课的”。姜卫杰之所以选择做美容美体业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刚开始是由太太开了一家很小的门面,他负责进货,慢慢的,他发现这是一个有很大上升空间的行业,于是自己也加入了进来。“很多下岗工人还在等靠政府的帮助,其实走出来就差一步。”姜卫杰希望更多的下岗工人能够走上自己的创业之路。
“做事情一定要有准备,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往往我们会眼高手低。”此次创业能力大赛让方浩深有感触。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方浩在决赛中表现也非常出色,由于事先准备好了一份投资凭证,在凭证中甚至已经写明了投资人的投资回报率、回报期,使得他很快就融资成功。
“以前参加过大学生挑战杯的比赛,但我觉得这项赛事更能体现能力,更贴近实际一些,它注重培养的是人的感性思维。”方浩这样看待此次大赛。
“要突破自己的心理限制,只要有机会就千万不要放弃。”高小明一直不断告诫自己。进入融资比赛的环节,高小明显得有些紧张,他在商场里面走了很久才开始接触第一位“投资者”,找到第二位“投资人”时才融资成功,“这个环节要找什么样的投资者应该首先定位,而我最后能融资成功还是因为我选择了年轻人作为融资对象,因为只有他们才容易接受创业思维,”高小明这样总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创业大赛,所有的比赛项目都是对我的一次历练。当我第一次面对陌生人‘融资’的时候,我获得了勇气和信心,今后我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