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亢美)当民事纠纷闹上公堂时,杨浦区法院的立案法官会告诉你一种解决纠纷的新方式——诉前调解,如果纠纷双方同意,案件就委托给立案大庭边上的人民调解工作室,由人民调解员进行免费调解。据悉,这种被称为“中国特色的ADR替代调解机制”在上海各级法院试行以来,已经成功调解了近2000件民事案件。
只要当事人双方同意,案件在审判前或审判中都可由法官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室参与调解,法院则给予减免诉讼费。今年以来,如杨浦区法院一样,本市多家法院将人民调解工作与诉讼制度紧密衔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称其为“中国特色的ADR替代调解机制”。一位已经移居海外的妻子准备与在内地的丈夫打一场离婚官司,听说“ADR”机制这样的捷径,便来到调解工作室。脉搏搭准、道理说透、得失分清,人民调解员邵玉妹、张莉莉几番苦口婆心,只用三天就使双方签订了具有与判决同等效力的调解书,心平气和地分了手。如果由法院审理的话,审判过程至少需半年以上。
在解决群体纠纷中,法官主导的“ADR”民事诉讼社会替代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万航渡路一菜市场里开了个牛奶配送站,每天晚上10点进货及凌晨3点出货时,奶瓶叮乱响,邻近小区居民难以入睡,冲突势所必然,当法院接到这起纠纷时,立刻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小区居民、菜场经理、牛奶站站长被召集到法院,在各种判例面前,牛奶站站长当场向居民们致歉,主动提出并落实了减少配送量、改变装卸地点、注意安静操作等整改措施,使夜间噪音大幅降低,居民从此能睡个安稳觉了。
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一房产开发商在建造高楼的过程中,施工造成附近居民住房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引发了激烈的群体纠纷,法官及时将纠纷双方引导到人民调解途径,仅一周内,案件妥善解决。据杨浦区法院介绍,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人民调解员由退休法官和资深人民调解员组成,两名法官担任专职指导员,由政府出资维持工作室日常开销。该工作室还兼具培训和带教功能,区司法局轮流选派各街道(镇)的调解员在这里培训,以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作为“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小额借贷、相邻关系、改变抚养、解除收养、邻里损害赔偿等七类案件均可进入诉前免费调解。并实施即时调解、现场调解、上门调解、电话调解等多种方式。
从事调解工作的法官尹力新和张平说:“虽然调解结案需要大量的精力,需要耐心、热心、恒心、诚心和公心,需要社会经验和心理学知识,但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案件得以案结事了,矛盾得以充分化解,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这才是审理案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调解最能有效地平息邻里之争、家庭矛盾和社会纠纷,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目前,“调解”两字已贯穿于上海法院民事审判的全过程,有效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海高院还在酝酿各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调解的机制,努力构建“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大调解格局”,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平安上海。
名词解释
“ADR”意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美国法院为应付诉讼爆炸局面而创造的,通过组织、利用律师和社会人员参与诉讼调解,把大多数涉讼纠纷解决在开庭前的一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