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促进发展与风险管理之间保持平衡,永远是监管者需要考量的两大重点,也是第十三届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年会中,700多名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高官、国际组织和保险机构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
在本次年会上,关于偿付能力、混业经营以及信息披露等老的话题以及新的发展情况成为讨论的热点,同时包括养老金监管以及如何应对禽流感也成为首次提交年会讨论的新问题。
统一偿付能力监管——
一个挑战性的项目
能否准确、有效地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是世界各国监管机构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否能够建立统一的对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框架,成为自去年以来IAIS最重要的议题。
本届年会主席阿兰山德罗·阿尤帕介绍,IAIS已在去年启动了建立对保险业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共同框架和标准,希望能够确保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透明度和可对比性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偿付能力和可对比性。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评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机构,并且初步确定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评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方法和金融监管要求的原则。
IAIS技术委员会主席、来自澳大利亚监管局的汤姆·卡普称,对于统一监管框架的搭架,目前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在技术层面界定;除了技术条款之外,还有对资产的评估以及清偿能力方面怎么样进行储备;以及其他资产的拨备和价值确定等问题。
尽管确定统一国际监管标准的计划将会使保险的消费者、业界监督者以及投资者和其他相关各方从中受益。事实上确如阿尤帕所言,“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曾参与新加坡有关偿付能力和资本要求监管规则指定的大东方寿险公司嘉宾汉克·莱恩认为,如果一个框架制订过于详细,但实际执行当中恐怕产生相反的效率,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也不可能让监管当局和业内人士进行实施。
欧洲再保险联合会官员杰拉德对此则提出了“监管公式”的概念。他强调,在市场上没有两家公司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风险评估模型是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十分关键。“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公式,需要一个简单、高效来进行直接监管的公式。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供经验与数据。”
不过对于一些新兴国家而言,在偿付能力监管上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数据和技术人才,以及对一些风险型保险产品的界定。
由于各国的不同情况,“统一”偿付能力框架的搭建并非简单。来自法国的保险监督委员会官员普洛伦斯认为,偿付能力标准不可以“呆板”,在法国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些公司的资本负债表并没有把长期债务市场变化和浮动反映出来,因此,它所体现的并非是公司真实的偿付能力。他指出,法国乃至欧洲的保险市场非常多元化,产品不同,监管标准也不同,因此在制订偿付能力标准时,除了请当地的保险监督官,还邀请精算师和保险业界来共同参与。
企业界中,荷兰ING集团总裁弗朗西斯·鲁依特在发言中表示,保险公司的一个特点就是经营多样化,因此,风险的分散也需多样化。他呼吁监管者应该允许企业把钱转移到子公司,谋求更多收益,而不该囿于账目管理的需要,把“偿付能力”的意义简单化。
金融混业监管
——未解之难题
近年以来,随着保险投资渠道不断放开,中国人寿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平安保险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的股权、基金,证券等行业将纷纷向保险放开,保险与银行业、证券业的合作日益增多,中国金融业日益趋向混业经营态势。
与此同时,相比对单一公司的监管,混业经营对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是金融监管水平业已很发达的欧美国家,也对混业经营监管备感头痛。
法国安盛保险公司的与会代表菲利普·多纳特甚至在发言中感慨:“对于金融集团风险的管理,这到底是乌托邦还是一种现实呢?”根据他提供的数据,在法国,金融行业大概占了国家GDP的7%,但是违约率或者拖欠率却占了总违约率的17%,金融行业违约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对一个单独公司的风险进行监管就已经很难了,如果还要对一个在不同国家开展不同业务的金融集团进行监管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菲利普·多纳特说。不过他指出,对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不能存有监管空白,要有适当的监管方法,并且有非常复杂和高效的风险管理的工具,进行准确的风险衡量。
尽管混业经营对于监管的要求远高于对单一公司的监管难度,来自意大利私人保险监管局的法斯托则向大会介绍了他们监管方面的一些经验。比如对各项业务设立监管参数,集中力量监管金融集团的母公司等等。值得借鉴的是,意大利金融系统三个监管部门经过磋商,签署了一个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协调性协议,三方交流数据,交流信息,使得该国对7家金融集团的监管非常成功。
养老金监管
——商业计划的三大挑战
作为IAIS的新话题,关于养老金的商业保险解决方案以及养老金公司监管首次成为本次年会的讨论内容。
波兰保险与养老金监管委员会监督官让·蒙克维兹介绍,到2006年,养老金和寿险资产放在一起,高达18万亿美元,这样占到OECP的90%。这个数字相当于所有国家GDP加起来的90%,在一些国家养老金占GDP的比例甚至达到了GDP的60%。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甚至对IAIS首次探讨养老金这样重要的话题表示惊讶。他介绍,中国的养老金体系沿用了世界银行的三支柱结构,尽管商业养老金在中国刚刚起步,监管层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他呼吁政府应该通过税收的支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从事养老保险业务,鼓励公民去建立自己的养老保障计划。
来自经合组织的安德鲁·勒布认为,人口老龄化正在给养老金的改革带来较大压力,生育率降低,平均寿命增加,将使日本、意大利以及美国和中国等国家,赡养率大幅度上升,因此他呼吁从政策的角度,应该一方面推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鼓励私营公司来提供养老金。
安德鲁·勒布同时提醒,鼓励私人公司提供养老金计划必须有良好监管的系统。私人养老金将会给保险系统带来三大挑战:人均寿命越来越长,资产错配,以及越来越使用的固定缴费制。
如果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对于养老基金的管理人来说则不会是一个好梦。安德鲁·勒布介绍,在经合组织国家,长寿带来的问题首先是对死亡率的推算。很多公司使用的死亡率推算已经过时了这将会导致他们的负债提高。
另外,由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错配,以及没有建立足够的缓冲,从而使养老金公司的资产下降而负债增加,从盈余变成了赤字、亏空。他认为,对于这种资金不足,以及养老金的财务风险,监管者首先应改变注资的资格和投资监管,不断加强对养老基金公司结构治理的监管,鼓励养老基金把他们的资金做实。
第三种挑战则来自于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养老金公司采用从固定收益到固定缴费模式的转换。安德鲁·勒布认为,此举能把市场的风险在个人当中加以分散,但同时也会遇到个人承受风险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金融知识欠缺和选择错误的问题。他表示,监管者应向个人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消费者的短视和消极行为。
保险手记
中国保险与世界的对话
安明静
10月19日,由中国保监会承办的第13届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年会首次在北京召开,中国保险业首次以主人的姿态和国际保险业界对话。
因IAIS在国际金融界的重要地位,使此次年会成为中国保险监管当局进入国际金融监管核心阶层的重要标志,中国开始作为世界保险监管领域的中坚力量,出现在国际社会面前。
同日,相隔不到两公里的北京另一家酒店,商务部正在牵头召开中国入世5周年的回顾会。看似没有联系的两个会议,因“开放发展”的主题而彼此呼应,正如出席保险监督官协会年会的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对中国保险业的称许:“在中国金融领域中,保险业开放力度最大,开放领域最广。”
当保险业成为中国其他金融领域中一个关于开放的成功范例时,还有一组不容忽视的数字是:中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平均水平;中国医疗费用由商业健康保险承担的比例不到2%,而许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0%;中国保险赔偿占自然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5%,而全球平均水平超过30%。
对于上述的差距,在国际保险巨头的眼中则是巨大的机会。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主席阿尤帕在开幕式时笑言:绝大多数的参会者到这里是讨论监管方面的问题,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是要了解一下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谁会对有13亿人口、总保费收入达到624亿美元的中国无动于衷呢?
中国商业保险自1959年被中断20年之后重新建立,至今保险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很少有人会怀疑中国保险业迅猛的增长势头。阿尤帕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保险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的保险业在未来将会保持现在的双位数增长。
但是这种快速增长的“未来”究竟能保持多久?需要决定于风险的管理水平。尽管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中国保险业要走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但促进发展与管理风险仍然是各国监管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吴定富对于中国保险特色之路第一点特征的概括“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也与上述目标暗合。因此,对于迈入起步阶段的中国保险业,国际经验尤为重要;同时我们也藉此会向国际保险监管界传递中国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