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全国猕猴桃之乡周至县又是一片繁忙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猕猴桃果品果干深加工企业纷纷抢购猕猴桃鲜果,每天鲜果销售量达500多吨。而马召镇果农马占成家的“猕富华”牌猕猴桃新品几乎是“一果难求”,以每公斤60元的高价被国内外客商抢购一空。 令广大果农和当地政府自豪的是,周至今年又有1万亩有机猕猴桃通过了欧盟的有机食品机构认证,1万多吨猕猴桃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在农民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政府如何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农产品实现由规模扩张到树立品牌、成为支柱产业,并最终实现造福广大果农?周至县的猕猴桃成功地实现了“三级跳”,产业从无到有、绝地逢生,最终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跳:规模经营,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
猕猴桃有“绿色之宝,VC之冠”的美誉,位于秦岭北麓的周至县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原生区和最佳适生区。上世纪80年代,周至县委、县政府把猕猴桃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响亮地提出“户均一亩园”的目标,几年时间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人工栽植面积达到十多万亩,占全国栽植总面积的30%以上。作为国内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周至在品种选育、技术管理、贮藏加工、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居全国之首,成为全国唯一的“猕猴桃之乡”和唯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
第二跳:有机种植,跨过世界食品要求的最高门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俗称“膨大剂”的激素类生长剂被冠以“科技新成果”的美名流入周至果区。在幼果期蘸用“膨大剂”的猕猴桃不仅果形漂亮,且个头会比原来大一倍多,但成熟后的猕猴桃口味品质却大幅下降。当时,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知道自然生长与用了“膨大剂”的猕猴桃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导致用了“膨大剂”的猕猴桃一度俏销市场。结果是,没有几年时间,猕猴桃在国内外高端市场声望大跌,全县的猕猴桃产业几乎毁于一旦。
为了保护支柱产业,从1999年开始,周至连续三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猕猴桃品牌保卫战”。但这场战役和果农当年生产的“绿色健康食品”同样面临了尴尬的处境:相邻区县蘸过膨大剂的劣质猕猴桃早早就高价售出,而周至县政府倡导未蘸过膨大剂的优质猕猴桃却无人问津。
就在果农不知道该是相信政府还是果商的时候,周至县委、县政府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根据国际市场上只认可国际标准的客观要求,因势利导提出实施农业精品富民战略,在司竹、楼观两个连片猕猴桃园建成了“西安万亩绿色猕猴桃示范园”,在哑柏、青化等乡镇各建高标准有机示范园13000亩,大力推广猕猴桃“单枝上架、配方施肥、定量挂果、生物防治”四大技术,真正实现了猕猴桃的有机种植和标准化管理,促进了猕猴桃生产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彻底转变。
2002年,楼观镇果农赵志修和几位猕猴桃种植大户、龙头加工销售企业自发组成了全国首家绿色生产自律组织——“有机猕猴桃种植联合体”,率先实施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坚决禁用化肥农药和果实“膨大剂”。每年到了猕猴桃收获前期,县上都组织推介团,分赴全国各大中城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和招商活动,帮助广大经营者、消费者了解猕猴桃、消费猕猴桃。
2003年11月,周至县2000公斤优质猕猴桃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首次空运泰国。2004年8月份,周至县通过有机种植技术生产的猕猴桃首次通过欧盟食品组织认证,跨过世界食品要求的最高“门槛”,一举拿下了为欧盟26个国家和地区供应4500吨猕猴桃鲜果的订单。几年间,周至猕猴桃连续在国家、省、市级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和名优果品订货会上获得二十多项大奖,被列为国家最优良的4个猕猴桃品种之首。
第三跳:综合开发,建设兴县富民支柱工程
周至猕猴桃种植总面积目前已达14.8万亩,猕猴桃年产量达15万吨,总产量占到全国的70%,年产值达两亿多元,全县有15万人从事猕猴桃及其相关产业,仅猕猴桃一项,全县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三百多元。
为了把猕猴桃产业真正建设成兴县富民的支柱工程,周至县积极鼓励和吸引外来客商,以资本参与、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果农急需的生产、科技、流通和产品加工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在规模结构和产业链完善上下功夫,从而提高了周至猕猴桃产业化程度。目前,全县猕猴桃贮藏冷库已达1133座,总库容达9.4万吨,司竹、楼观、哑柏、马召四大基地乡镇果树面积与冷库建设同步发展,全县猕猴桃深加工企业也达到33家,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分布集群。
(本报记者 乔晋 本报通讯员 辛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