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办一流大报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童兵
在深圳商报改版一周年之际,我为深圳报业集团黄扬略社长主编的《第三条路》写过一篇书评。“第三条路”的实质就是创新,努力寻求差异化。深圳商报要办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调整版面,将经济新闻前移,头版刊登重头经济新闻等等,这些都是很成功的。 我的想法是,版面的调整和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有一个过程,如果没有大的不妥,成功的版面调整要坚持下来。成功的报纸改版,贵在坚持。
报纸要改版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面向市场,不断小调小改,常变常新。好的报纸都是在不断改革、改版中成长起来的。一些成功的境外报纸经常请读者到编辑部座谈,读者不喜欢的版面、栏目马上就改,读者需求很快也会在版面上体现出来。深圳商报要成为面向市场的报纸,就要面向读者、面向市场,根据群众的需要,不断创新。
从深圳商报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我想借此机会提一些建议供报社参考:第一,希望拿出一到两块版面,专门办一个“香港经济”版。深圳报业集团里还有一张香港商报,可充分利用它的资源,每天从香港传过来一到两个有关香港经济内容的板块。国内的报纸,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栏目,假如深圳商报有这样的专栏,就会吸引很多企业家的关注,那些想了解香港企业的其他读者也很关注。这很可能是未来深圳商报的一个增长点。
第二,建议恢复珠三角版。我每天都读广州日报,实际上我就看珠三角版,因为我想了解珠江三角洲的情况。深圳商报要办成区域性大报,就要扩大珠三角其它城市报道的内容。很多读者对珠三角的报道很关注,这方面的报道应该加强。
第三,要加强经济报道与文化报道、经济报道与社会新闻的融合。办以经济文化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不是不关注民生,相反要加强平民视角,用经济报道的视角将文化、社会甚至政务等各类报道贯穿起来、融合起来,丰富报道内容。深圳商报要培养自己的记者学会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与经济报道融合起来,拓宽报道思路,办出自己的特色。
深圳商报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前景很好,一定能够在中国报界独树一帜。我的祝愿是一句话:走第三条路,办一流大报。(深圳商报记者刘洪恩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