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投资近5亿元实施1.2万公顷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构建亚热带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滨海森林景观
播绿添彩打造多样化“森林之城”
本报讯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2006~2008)昨天正式启动。 我市投资近5亿元打造的1.2万公顷生态风景林,将在2008年完成。若干年后,我市“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景观将初步形成。
市绿委办主任周瑶伟昨日告诉记者,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2006~2008)启动之后,目前主要是做好前期备耕工作,如整地挖坑、准备种苗和基肥等,明年春季正式铺开植树工作。
时间:3年建成1.2万公顷
《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2008)》(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已在今年7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按照计划,我市将用3年时间,投资4.74亿元,建成12369.8公顷生态风景林,2006年边实施边调整,2007年全面实施,2008年基本完成,2008年后进一步开展生态公益林的保育工作。
据《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近期规划(2006~2008)》,我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遵循生态学理论,在保护和利用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加快乡土次生林的植被恢复,采用小群落、大混交的方式,建设集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构建南亚热带滨海城市的特色森林景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主要分为更新造林型、林分改造型和封育管护型三类,其中林分改造是工程重点,占整个工程的70%以上,包括疏伐改造型和林下套种型两个次类型。
《研究报告》显示,此次将建设的1.2万公顷生态风景林将分布在深圳六区,其中宝安区3097.6公顷,龙岗区7586.2公顷,南山区450公顷,盐田区450公顷,福田区498公顷,罗湖区388公顷。
重点:背景山体干道沿线
在11月7日的“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作业设计专家评审会”上,我市六区近两年内的造林作业设计通过了专家评审。
据了解,我市生态风景林建设项目的重点主要是城区背景山体、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第一重山风景林。如塘朗山、梧桐山、大小南山、梅林后山、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清平高速、水官高速等都将开展生态风景林建设。周瑶伟介绍,从今年年底至明年,我市将建设7022.89公顷生态风景林,从今年11月起开始备耕,预计明年年初完成招投标,正式建设将在明年植树最佳时节3至5月份展开。到明年年底,我市的生态风景林建设将完成70%。
树种:200多种树种合理配置
周瑶伟告诉记者,生态风景林建设共选取了200多种树种作为参考种类,其中重点树种就达50多种,每个具体片区将按其特点选择10多种至几十种不等的树种进行合理配置种植。据介绍,由于深圳市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生态风景林建设中有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但丰富的物种个体之间、种群之间、群落之间的生态关系十分复杂,而且目前对生产上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系统开发成果还很缺乏。因此树种配置原则上以小群落混交方式为主,因地制宜采取慢生树种(以地带性建群种为主)与速生、伴生树种相结合,耐荫树种与中、喜光树种相匹配,上层树种与下层树种相配套,生态型树种与景观型树种合理配置,在可能的污染源附近配置相应的抗污染树种,进行施工作业设计。供参考的200多种树种中,有不少花期较长,而且花朵艳丽、树形优美,如红苞木、千年桐、石碌含笑、蓝花楹、大花五桠果等。中、远景的生态风景林,一般只突出绿色,不过分追求色彩变化。地处近景的生态风景林,在保持绿色本底的基础上,将利用有关树种的花、叶、果、冠等色彩变化,突出自然美感。对特殊的敏感区域,如重点城区周边和铁路、高速公路及Ⅰ、Ⅱ类干线道路沿线,将运用大尺度、大色块的手法,采用花、叶富于色彩变化及冠形丰富的树种。
未来:向市民预报林区舒适度
市绿委办透露,作为生态风景林建设的内容之一,我市还计划开展生态效益监测网络建设,在羊台山森林公园、排牙山森林公园以及福田区城区建立3个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3个监测副点和30个左右的监测辅点。届时,将向市民预报生态风景林区的舒适度据了解,自2002年我市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1.8亿元,完成生态风景林面积9860多公顷。为了对生态风景林的效益进行监测,我市自2004年起设立了1个固定生态效益监测点、1个监测副点和1个监测辅点。初步的监测结果表明,生态风景林能显著降低城市空气温度,在热季昼间风景林区较居民区的平均温度低1.43℃至3.28℃;生态风景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是城区的3至5倍,平均达1800个/立方厘米以上,空气质量达到A级;生态风景林与未改造林地相比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延缓了洪峰流量的产生。监测进行后,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和森林环境预报中心,定期向广大市民发布深圳市森林环境质量预报,预报内容包括:各主要生态风景林地段的空气质量、舒适度、感冒指数、水质状况、芬芳性物质浓度、开花的植物种类、可观测到的昆虫和动物等。同时在各监测站点向广大市民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增强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市民“回归自然”和充分享受森林景观和环境,带动深圳市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局长赖志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用森林生态系统支持城市发展
本报讯投资近5亿,前后用3年时间,深圳如此大手笔建设生态风景林,用意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局长赖志平(右图)。
赖志平认为,建设生态风景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举措。“城市作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受到普遍关注。深圳市以生态风景林工程为核心的城市森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健全城市综合体的生态预防和自稳定机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要保障。
2004年9月,《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林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现代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城市林业发展,努力提高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是我市必须坚持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内在要求。
赖志平告诉记者,深圳生态风景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配置最优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结构合理、效益充分、功能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安全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深圳市的城市意象和综合竞争力必将显著提升,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乃至世界经济产业布局中占得先机。
据我市林业部门调查,深圳市的环境本底状况是人多地少,城市周围基本上是以低山丘陵为主,保留的天然植被特别是森林的面积十分有限。依靠城市周围保存下来的以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为主的生态用地是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据2005年的统计,全市生态功能等级为I级的林地只占4.8%,林分自然度为I级的仅为0.8%,林分景观等级为I级的则更只有0.05%。因此,提高深圳市现有林分质量迫在眉睫。同时,由于生态功能和自然度等级低,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抵御外来物种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地景观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
“因此,以现有人工林为主体的森林体系,不论是生态功能、还是景观功能和社会效益,都远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赖志平表示,通过生态风景林建设,逐步调整松树、桉树、相思树类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年龄结构、林种结构和林分密度,逐步恢复和重建生态功能稳定、景观优美、效益显著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最终形成支持城市持续发展的稳定森林生态体系和南亚热带滨海森林景观。
生态风景林数据说效益
记者从《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近期规划》中摘录了如下有趣的数据:
一、涵养水源:林冠可以载留10%~23%的降雨,使50%~80%的降雨得以渗入地下。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年可增加蓄水375立方米。
二、保持水土:同强度降雨时,每公顷荒地每年流失泥沙量约75.6吨,而每公顷林地每年流失泥沙仅为0.05吨,以此计算,每公顷林地每年减少土壤流失102.7吨。
三、调节气候:据测定,林内最低温度可提高0.4℃~7.6℃,最高气温可降低2.5℃。森林中空气的细菌含量只相当于没有绿化地的1/40~1/50。四、净化空气: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产生750千克氧气。五、吸尘降噪: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天可吸收各种尘埃300~900吨,成片的森林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我市林木绿化率将达48%
城市森林事半功倍年创效益约15亿元
本报讯“实施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将产生极为显著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市绿委办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按国际常用的效益计量模型估算,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后,每年创造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可达10~15亿元。
林木绿化率将达到48%
据介绍,生态风景林预期效果项目完成后,现有林分结构将趋于合理,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森林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逐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风景林生态体系,林木绿化率将达到48%左右,城市森林的生态环境真正形成。
实施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将进一步从生态上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有利于保持深圳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风景林的迷人色彩和绮丽景观必将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又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本地区交通、城建、商业饮食服务、外贸、金融、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森林生态效益巨大
林业专家表示,12369.8公顷的风景林将从根本上改善深圳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根据有关方法和参数,经计算,仅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和净化空气的生态效益年货币额就约1.51亿元。同时在吸滞尘埃、降低噪音、调节气候、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12369.8公顷的森林,按年平均生长量3立方米/公顷计算,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37109立方米,按每立方米价值200元计,年可获木材储备效益742.0万元。据欧美地区的研究报告,森林非木质林产品的收益是木材直接收益的4至6倍,按此测算,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的非木质林产品年收益将达到0.5至0.7亿元,而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值是木材与非木质林产品收益之和的8至12倍,也就是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值将达到5.6至8.4亿元。
深圳将成“森林之城”
据我市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的重点是建设近自然的森林生态体系,营造生态功能强大的森林环境,提高深圳市抵御、承受生态风险的能力。工程对于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启动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筛选适合深圳市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的乡土阔叶树种、树种配置模式和经营措施,为建成有深圳特色、结构合理、效益充分、功能完备的生态风景林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5至10年的持续努力,深圳将成为森林之城与生态文明城市,城市环境质量会有显著改善,深圳市社会经济综合竞争力有显著提高。深圳原生植被屡遭破坏
必须改造桉树林相思林
深圳市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建设,原生植被屡遭破坏。
我市现有外来树种桉树和相思人工纯林,树种单一,层次单一,结构单一,色彩单一,衰退快,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低下,生物多样性低。经国内专家和本市相关部门论证,必须进行改造。改造不是简单地将桉树、相思树全部砍伐,而是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植物群落演替原理,依据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运用现代林业的生态规划和工程造林技术,采用逐步疏伐的方式,用乡土阔叶树种逐步代替桉树、相思树,恢复和重建南亚热带近自然乡土阔叶林,最终形成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稳定森林生态体系和亚热带滨海森林景观。
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的主题是森林,是大面积的绿量,而非一般的灌木和花草。只有形成森林环境,林木的集合方可产生强大的生态功能。因此,森林的层次结构和林种布局,树种的选择、配置和生态位的充分利用,森林群落动态和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与林分质量等方面,都需要预先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需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将森林的景观功能与生态效益和谐地统一在“森林”这个载体上,既改善大尺度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改善小尺度的城镇居民人居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建设中,为深圳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