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几年前,只要一提起陈勇,很多沈阳人便会联想到“资助大学生”和“一元钱擦鞋店”。但这几年,这个名字却变得有些陌生了。
11月23日下午,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举办的一次献爱心活动中,记者再见见到了陈勇,这次,他没有用自己的钱捐赠大学生,却领来不少捐赠者。陈勇说:“资助大学生也不能总按一个‘套路’来,我现在是从‘奉献爱心’转变到‘传递爱心’,我觉得这样帮助的学生会更多!”
资助贫困生险破产
对陈勇的事迹很多沈阳人并不陌生。早在1995年,年仅24岁的陈勇便从每月微薄的收入中,拿出200元钱资助4位贫困大学生。他和别人合伙开办了全国第一家连锁经营的“一元钱擦鞋店”。为了资助大学生,他和合伙人出现了意见分歧,他另起炉灶,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一元钱擦鞋店”。但由于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资助大学生中,他对加盟店管理疏忽,最终导致生意失败,甚至濒临破产。
陈勇告诉记者,这10年多,他为了资助大学生先后花费30多万元,总共资助了200多名贫困大学生和100多名贫困小学生。虽然他资助的大学生毕业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还和他保持着联系,但他对资助大学生的热情却并没有减弱,仍坚持往来于沈阳市的各所高校之间。他告诉记者,他手中自制的“贫困大学生档案”,甚至比各所高校主管部门的贫困生档案还要全。
结善缘帮助更多人
自己的效益不行了,怎么继续帮助贫困大学生呢?陈勇非常苦恼。一次和朋友的对话,让他又看到了希望。当时,陈勇的一个好朋友给他打电话,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