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午,哈尔滨市风华小学四年级学生张馨元在“红领巾愿望储蓄银行”又存入了20元钱,至此,她的小存折上已经存了77元钱。2元、6元、10元,小馨元的每一笔存款虽数额不多,但都是她细心节省下来的零花钱。 在校内创办“红领巾愿望储蓄银行”两年来,风华小学80%的学生成了银行的储户。截至今年10月,银行存款总额达40000余元。零花钱存进了银行,学校门前卖零食的摊床自动绝迹了。孩子们乱花钱的习惯一天天改变了,养成了合理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意识。这是养成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的一个典型案例。
良好习惯生活中养成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不可缺少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一课。
哈尔滨市教育局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构建生活化德育体系,通过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轻松快乐地接受教育,使无痕教育转化为有型的成果。
风华小学2004年创办的“红领巾愿望储蓄银行”,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教室专设了“银行储蓄所”,营业室里设有行长值班台、营业“柜台”,行长、工作人员由学生担当,每位“储户”都有一个邮政储汇局提供的小存折和账户。“银行”不受理大额存款,一次存款金额最少1元,最多10元,超过10元钱要有家长签字。要求存款一定是个人的劳动报酬或零花钱,钱存入银行时,每个学生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愿望目标。
小学生刘童存进“银行”的零花钱有800多元,他取出200元帮助失学儿童,取出350元为爷爷奶奶买了电风扇。女生张璇在“银行”成立后,把省下的打出租车钱悉数存入,还学会了去早市挑便宜的菜、与人“砍价”。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爷爷奶奶购买老花镜、手杖、小马扎,为父母购买生日礼物,为自己购买书包、文具,订报刊杂志……“银行”开办两年,已成功达到其初衷———鼓励学生建立家庭劳动岗位,用劳动获得报酬,从小学会理财,远离零花钱、远离不良嗜好、远离网吧,用自己的存款实现少年时代的美好心愿。
琐碎小事中潜移默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哈尔滨市中小学校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从日常的言行举止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方式,坚持不懈地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哈尔滨市南岗区各中小学校在走廊等公共场所贴上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温馨提示语,如:脚步轻,嘴无声,右侧行;见客人,先问好,敬队礼,让路行。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应该怎样去做。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复性,因此,一些看似平常的“坐、立、行”、对人有礼貌、说话要和气、不乱扔纸屑等小事,学校通过常抓不懈,重点强调,使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习惯,南岗区教育品牌也已在全省乃至全国成功创建。
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康小学开展了“小眼睛在行动”主题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小眼睛”行动起来,去寻找、发现身边随地吐痰、乱扔乱倒、破坏公共设施、随意浪费、口出脏话等生活陋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这些陋习给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学生们用摄像机把所看到的拍摄下来,剪辑成集,互相交流观看,并写出《观后感》,通过体验与思考,为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第49中学为贫困学生设计的评选“自强之星”活动和为每一名师生提供展示自己机会的活动,体现出该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内涵。
学校与家庭教育共融
养成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赵执平说,现代教育认为,习惯决定命运,习惯造就能力,习惯使人成功,良好习惯的养成可让孩子受用一生。但单纯依靠学校进行养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小学教师教育学生,要珍惜刚刚建成的计算机教室,他警告一名用力摔打着计算机键盘的学生,不爱护公物是要受到处罚的。第二天,学生带着5000元钱来到教师面前,说他爸爸告诉他,他可以把电脑砸烂了,再把钱赔给学校。像这样的家庭教育,能给孩子养成何种习惯是可想而知的。
哈尔滨市风华小学的张馨元告诉记者,爸爸妈妈非常支持她把零花钱存到“红领巾愿望储蓄银行”。就是在这些家长的支持下,“红领巾愿望储蓄银行”才越办越红火。赵执平说,学校要将养成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家庭中,家长必须重视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学校与家庭做到教育共融,才能保证养成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