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最近,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
这已经引起高层的注意。 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近日已完成了对教育系统贷款的调查摸底,有关报告已上报国务院。
高校已出现债务风险
过去两年中,邬大光带领学生,发动各高校基建处、校办,甚至当校长的校友同学搜集了20多个省,过百家学校的数据。
“如果加上未计算的项目,数字可能更大。”邬大光说,一是工程未付款,一些在建项目是基建单位先垫付的资金,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工程未付资金;二是校内集资,多是学校从教职员工那里的“高息揽储”;三是学校沉淀基金,比如未用的科研经费等。
邬大光调研的结论是:“银校间热恋的甜蜜时期已经结束了。”银行从2004年开始逐渐收紧贷款,但一些学校工程只做了一半,因此卖地、集资、高收费现象普遍。
扩招后不断圈地贷款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
为了追赶国际一流大学,2000年,全国刮起了并校风,各地争相开发各种“大学城”。另外,教育部门有评估硬指标,每个学生要占一定校园面积,每个专业达到一定招生量,达不到这些硬指标,一些专业就被停招,所以,学校不断圈地扩大规模。
由于政府没有多少投入,学校扩建资金的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高校、银行、地方政府三方共谋利益,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出让土地的办法,利用银行贷款,不但解决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坐收了由高校扩建拉动的GDP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银行逼债学校断资金
7年之后,时过境迁。
从2005年起,国家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警示。
针对扩招问题,教育部门出台了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由于学费是学校扩建的一项资金来源,也是还贷款利息的来源,高校资金链顿时紧张,因此,尽管政府下文限制高收费和扩招,为了筹钱,学校更狂热地扩建,以便开展“社会办学”或“多层次办学”,降低学分,学费翻番,并办花样翻新的高价培训班。
政策上的转向,使银行警觉,加速了对高校的贷款规模的收缩,个别学校出现了银行逼债的现象,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土地置换筹资还贷。
政府将成最后买单者
而实际上,在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在为此买单。浙江省政府最近已决定财政拿出40亿元,直补大学贷款利息。河南省政府也酝酿拿出一些资金为学校偿还1/3的利息。
河北省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马宁不久前撰文说,公办高校特别是贷款风险处于高风险状态的高校,由于其贷款远远超出了总资产负担能力,可能会将其风险转嫁给最终责任人——政府。
“这个钱还是要国家来买单,因为公办学校是国家的。”他说。据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