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是亲历了特区一个时段的建设,更确切地说,我是特区发展的受益者。”
“厦门变大了,变美了,变活了,变强了。这样,厦门百姓乐了。”
“厦门的发展很有特色,许多经验很宝贵。当然,要结合发展新形势,在提升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
“经过25年建设,各项要素充分积淀和积累,厦门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加上海西建设的澎湃大潮,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的激情和活力。”朱亚衍殷殷寄语厦门特区的未来发展。(吴巧平 摄)
潮涌海西,势如长虹。虽已是初冬,漫步省会城市福州,处处可以感受到建设海西的火热激情和豪迈气概。
“我是亲历了特区一个时段的建设,更确切地说,我是特区发展的受益者。”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亚衍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展开话题,讲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渊源”。他态度亲切,语气诚恳,“有了特区建设发展,我才有机会来到厦门工作,才有机会把家安在厦门。”
“厦门变大了,变美了,变活了,变强了。”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朱亚衍,引用一组组翔实、精确的数字,生动描绘特区25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祝福厦门明天更大更强更美。”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畅谈特区发展探索的宝贵经验,分析特区发展面临的崭新机遇,并殷殷寄语厦门特区的未来发展。
“我是特区建设的受益者”
朱亚衍与厦门这座城市有着不浅的“渊源”。上世纪60年代,他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
20年前,他从外地调到湖里工业区管理局工作。之后,他在厦门干了整整16年,先后担任过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等职务。
“与其说我是特区建设的参与者,不如说是特区建设的受益者更准确些。”朱亚衍说,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厦门特区,吸引了大江南北来的人,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当时很想调到厦门工作”,他真诚地说,“所以,没有厦门特区的兴建,我就没有机会参与特区建设,也就没有机会将家安在厦门。”
在朱亚衍办公室的桌子上,每天都有厚厚的一叠报纸,其中,固定不变的有《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到省里工作后,我每天都看《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无意间,他还“透露”说,厦门统计局每月定期寄送的统计报表,也是他了解厦门的一个主要渠道。
“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已由当年的海防前线小城,发展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温馨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滨海都市。”
“厦门百姓乐了”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
“变大、变美、变活、变强。”简洁、有力的8个字,是朱亚衍对厦门特区25年发展变化的感言。
“厦门变大了”。朱亚衍说,2005年,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126.5平方公里,比特区成立之初的14平方公里扩大了10多倍。
他讲了一件有趣的事:1990年前后,泉州与厦门的交界处,有个叫“小盈岭”的地方,公路当中有个拱门,写着“厦门人民欢迎您”;到了厦门大桥,又可以看到“厦门经济特区欢迎您”;而到了石鼓山立交桥那里,又有一个指示牌:离厦门还有9公里。其实,这个指示牌的意思是:离美仁宫汽车站还有9公里。“后来让人把这个牌子给拆了。否则,会把人家搞糊涂的。”
“厦门变美了”。朱亚衍指出,在厦门城区,每步行500米就有绿地,每步行15分钟就有公园,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6平方米。“这在国内是很少见的。”
“厦门变活了。”朱亚衍评价说,如今的厦门充满活力。这里,人们观念活了,信息通了,交通顺了,各方面的生产要素纷纷涌入,是一个适宜居住,适合创业的地方。
“厦门变强了”。朱亚衍不无赞许地说,在全省格局中,厦门国土面积约占2%,常住人口约占5%,而其创造的GDP、财政收入、进出口额分别占到16%、25%和50%。
紧接着,他幽默地说,“这样,厦门百姓乐了。”他指出,从1981年建特区开始,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平均递增了15.7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也很快,同比递增了13.9个百分点。
他做了一个直观的对比:2001年,时任市长的他,请统计局城调队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当时每100户城镇居民的电脑拥有数为20台左右。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高达133台。而城镇居民的彩电、冰箱、空调拥有量在全国更是遥遥领先。
“厦门发展很有特色”
以特取胜,厚积薄发。
“厦门特区的发展很有特色,许多经验很宝贵。”回首特区建设走过的不凡历程,朱亚衍意味深长地说。
“首先是规划先行。”朱亚衍说,厦门城市的优点是靠海,海岸线长,缺点是地域面积小。从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十分重视抓城市规划。早在1983年,就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规划专家,整体规划城市发展,形成了“一环数片,众星拱月;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规划精华。尽管在1996年,重新进行城市规划修编,但总体规划思想没变。“令人高兴的是,历届班子都十分注重遵循规划,不像有些地方,城市规划人为因素干扰比较严重”。
他谈的第二条是“以港立市”。朱亚衍说,特区初创时,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空港、海港的建设,带动了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特区发展的硬环境。“以‘两港’建设为切入点,拉近了厦门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距离。”
招商引资一向被视为厦门经济发展的一把“金钥匙”。采访中,朱亚衍生动地称之为“借船出海”。“筑好了巢,关键是引凤”,他介绍说,特区建设早期,前来投资的多是港人或者华人、华侨。后来,市里实行“以港引侨”、“以港引台”、“以港台引外”。他欣喜地说,“现在已是‘以外引外’了,终于,厦门形成了利用外资多元化的格局,世界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
经济实力的迅猛壮大,是厦门特区建设25年最灿烂的成就之一。朱亚衍强调说,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厦门始终秉持“一主三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紧紧扭住“工业”这一“牛鼻子”,大力发展“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经济,厦门经济成效显著。
他仍旧是用数字“说话”:1990年前,厦门工业产值过亿元的只有两家,分别是厦门罐头厂和厦华;而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高达244家。
“更加喜人的是,厦门坚持了‘和谐发展’”。朱亚衍认为,这一点体现在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始终如一地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他回忆说,在厦门工作期间,就经历过两次全市性的环境整治,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筼筜湖整治,另一次则是本世纪初的海域整治。“这两次整治,对厦门环境的影响十分深远。”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些经验要总结、要坚持。”朱亚衍热忱地说,“当然,要结合发展新形势,在提升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他对特区发展的殷切期盼,溢于言表。
“厦门经济步入快速期”
海西潮涌,千帆竞发。
“有一点一定不能忘掉”,朱亚衍语重心长地说,厦门特区建设25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党中央、国务院,与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他深情地讲述了两件事:
当年,确立了“以港兴市”的厦门,正为如何振兴港口而发愁。1987年12月,省政府适时将东渡港下放给了厦门市。朱亚衍回忆说,时任市长的邹尔均在1988年的上半年召集所有的副市长到厦门港现场办公,实行“以港养港”政策。“从此,厦门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空港同样是厦门特区发展的“生命线。”1988年10月,国家民航总局毅然将高崎国际机场下放给了厦门,这是全国第一家下放给地方的机场。与海港一样,市里实行“以场养场”政策。“这一改革是个样板”,朱亚衍欣慰地说,“2003年全国机场大面积下放,就是以当年高崎国际机场为样板的。”
回首特区25年历程,他满怀感慨和自豪;展望特区未来发展,他充满信心和期待。朱亚衍指出,刚闭幕不久的省第八次党代会,希望特区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省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厦门扬起了新一轮跨越的风帆。朱亚衍满腔热情地说,经过25年建设,各项要素充分积淀和积累,厦门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加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澎湃大潮,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的激情和活力。“祝福厦门明天更大更强更美”。
编后
“高端访谈”专栏到今天告一段落,感谢各位领导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读者的关注。在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之际,我们衷心祝福厦门明天更美好,我们也将与您一道共同努力,共同见证。本报记者吴巧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