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劳动保护制度 预防尘肺病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认识了很多身患尘肺病丧失劳动力的农民工,尽管当初出门打工的时候,他们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但现在他们的结局却都是同样的悲惨,2003年,全国产煤17.4亿吨,其中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就占9亿吨,占全国产煤的一半多,而这些煤炭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挖出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被发现患有尘肺病,他们到哪里去讨说法呢?谁来为这些得病的农民工买单?
曾鹤书在患尘肺病之前,曾经先后在安化县久泽坪煤矿、落水洞煤矿做过8年掘进工,他很希望象国有煤矿的矿工一样获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在老乡的陪同下,他来到益阳市劳动保障局寻求帮助。
益阳市工伤保险科科长陈若平:“如果是正规企业,第一到卫生部门申请职业病鉴定,发放证书后,再到劳动部门申请职业病待遇。”
曾鹤书原来工作过的煤矿是乡镇煤矿和个体煤矿,他不知道这些煤矿算不算正规企业,他也不知道煤矿有没有缴纳工伤保险,但是他还是怀着一线希望,按照劳动部门的要求,来到益阳市疾病控制中心,申请职业病鉴定。
益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李宝林:“现在如果你要做职业病诊断,一个要单位提供一个证明,然后带上你的身份证这些东西。”
煤矿还能给他开证明吗?曾鹤书已经离开工作过的煤矿10年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曾鹤书首先来到他曾经挖过煤的久泽坪煤矿,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已经关闭的井口,当地老乡告诉他,煤矿已经被查封了,于是,曾鹤书找到另一个工作过的煤矿落水洞煤矿,让他感到失望的是,他先后去了三次都没有找到煤矿的负责人,正在上班的落水洞煤矿的这些矿工们告诉记者:
“他躲避了,找到他也没用了。”
这些工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查出来有尘肺病,煤矿都不管,曾鹤书是十年前在这里挖煤,煤矿更不会管,更何况落水洞煤矿现在卖给了个人,已经不是当年曾鹤书打工的集体煤矿了,益阳市劳动保障局工伤科的陈若平科长告诉记者,象曾鹤书这样既没有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又不是仅在一个煤矿做矿工,要让企业配合确定他的职业病待遇难度太大。
益阳市工伤保险科科长陈若平:“象你这种乡镇企业又变成民营企业,而且断断续续在那里做事,这种情况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处理。”
我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乡镇个体小煤矿,在井下挖煤的农民工矿工又有多少,他们有多少已经患上尘肺病?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计数据,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不断增加的农民工尘肺病患者,他们的治疗经费成了头号难题,200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成立,同时启动尘肺病康复工程,一年多来,这个原本只面向国有煤矿的尘肺病人的基金会,在众多农民工的病痛面前,也开始救助一些在个体煤矿患病的农民工。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秘书长李玉环:“我们目前所募集到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国有煤矿的大企业,从小煤矿目前募集资金比较困难,那么我们救助的对象,目前也包括那些来自小煤矿的尘肺病患者。”
虽然基金会极力抽出部分资金救助农民工患者,但是李玉环告诉记者,基金会成立一年多以来,募集到的资金仅有4000多万,对于众多需要救助的尘肺病患者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李玉环:“募集资金相当困难,仅仅靠北戴河疗养院一家,每年如果做上4、500例,要把全国煤矿20多万的尘肺病患者都灌洗一遍,需要4、500年的时间。”
李玉环告诉记者,实际上,早在2004年国家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就已经把尘肺病患者纳入工伤救助,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尘肺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然而,令他感到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全国30多个省市区,真正把尘肺病患者的治疗纳入到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的,仅有吉林省一个省。
李玉环“尘肺病的治疗,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一定要把职业病纳入到工伤保险费来支付。”
实际上,尘肺病预防的难度要远远低于治疗的难度,只要相应的劳动保护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完全可以避免,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卫生组织早在1995年便建立了全球消除尘肺病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消灭尘肺病,只要我们真正尊重工人包括农民工的生命,这样的目标不难达到。
(责任编辑: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