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织金县是省里规划的山水园林之城,是1991年命名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要借‘整脏治乱’的东风,在城市建设开局良好的基础上,明年举债1.8亿元恢复古城风貌和完善县城服务功能,用3年时间把织金建成能够留得住游客的旅游大县。 ”近日,记者在织金采访,县委书记马培译、县长朱永德如是说。
织金县不仅拥有“天下第一洞”织金洞和恐龙湖、东风湖峡谷风光等灵山秀水,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县内各种文物古迹达110处,其中县城就有76处。在县城东部的古城区,荟萃了财神庙、文昌阁、斗姆阁、东山、鱼山、回龙潭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文物;加上织金地处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等黔中风景名胜区和织金洞、百里杜鹃、奢香博物馆、观音洞、九洞天等黔西北风景名胜区的交汇点上,具有发展旅游服务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为使织金县城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服务城市,“十五”之初,织金县请重庆大学有关专家专门规划,确定县城向北、南、西三面发展,东部老城区作为风景名胜区用地,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修复的同时,发展古城旅游,使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实现双赢目标。从2004年开始,县里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拓展新城的同时恢复古城风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县城不仅出现了西大街、北大街等几条亮丽的街道,古城区的一些文物景点如财神庙、东山寺、斗姆阁、双堰塘等得到了抢救和恢复。目前,长1.2公里宽7.5米的新华路改造又进入封闭施工阶段,地面将全部铺青石板,两边的房屋为仿明清建筑。
在今年的“整脏治乱”工作中,县里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围绕恢复古城区,拓展新城区,既整治主街道,又擦亮背街小巷;既要集中突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等内容,通过城建、工商、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的联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和卫生秩序等方面的治理。
作者:刘莹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