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等共同主办,韩国书家协会、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等协办的2006中国(国际)书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召开。除了书法名家作品展、百名中外书法家创作交流等常规活动之外,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与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名书法家以“书法之美——文化与精神的融合”为主题,开展演讲,专家学者就“网络时代与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国际化趋势”、“书法的专业化需求”、“高校书法教育”等话题,从不同视角解析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态势。
| |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书法艺术的地位大幅提升,许多国家研习汉字书法渐成时尚,书法艺术的国际舞台更加宽广,来自澳门的书法家连家生、韩国的书法家郭鲁凤介绍了书法艺术在海外的这一传播现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在开幕式上的演讲高度肯定了书法艺术的国际交流。他说,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产生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不仅亚洲邻国,西方人士也逐步开始关注、学习和研究中国书法,“书法艺术作为人类审美领域的创造,其国际舞台必将更加宽广。书法家是书法艺术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为书法艺术在国际艺术舞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书法创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也是本次论坛的重点之一。“发扬光大”传统书法的精华以固本清源,论坛对此达成共识。“艺术创作有其规律和特点,书法创作亦是如此,笔墨线条间渗透着作者的基本功,字要一笔一笔地去写,帖要一本一本地去临,掺不得半点假,不下硬功夫不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倪文东认为,继承传统不是一句空话,学习书法一定要投入,要有思想投入、时间投入、感情投入,而当下书法界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许多人字没练几天,帖没临几本,就急于成名成家,到处宣扬。
传统是源,创新是流,书法创新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书法创新决不能脱离汉字,离开了汉字本体,书法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有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研习古代碑帖,就在玩什么线条、技巧、墨象、图形等,胡涂乱抹,乍看有点新鲜,再看就会觉得过于肤浅。这种肤浅的“书法创新风”遭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批评。诚如刘守安、罗青所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书法的实用价值逐渐削弱和消失,审美功能彰显。陈振濂就此提出,古典书法要主动应对现代美学的挑战。他说,“写好字”是基本功,形式上也要把握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获得满分。老书法家刘艺在论坛总结发言中对这个观点表示肯定,同时强调,有人在形式上肯下功夫能拿高分,写字的基本功却不及格,这个现象需要引起警惕。中国书法家协会外联部主任蔡祥麟认为,书法不是个简单的艺术,是主体的文化精神的再现,书法艺术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给养。书法创作成就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文化艺术修养的深浅,提高书法家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网络对书法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会的书法界同仁几乎众口一辞地表示,尽管电脑使书法几乎失去了实用性,但书法绝不会因电脑网络的普及而走向消亡。他们的理由是,当书法从实用工具转化为单纯的精神活动后,科技的发展反而为促进这门艺术的复兴提供了物质条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元军对网络书法市场做了相关的调查后提出,网络已经成为多数书法专业或者爱好者首选的媒体,网络为人才涌现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举办传统展览费时费力费钱,而网络提供的舞台使他们逐渐进入人们的接受视野。王元军的另一个例证是网络交易方便快捷,网络书法交易正在蓬勃发展。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聚拢了一大批书家,并将这些资源优势化作市场资源,成立网络商城进行交易。与此同时,对千人一字的“流行风”、网络书法批评缺乏规范等负面现象,大家也表示关注。
大会的创意得到了中外友协和文化部的高度认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夏斯均表示,大会除了展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具有鲜明文化个性的书法艺术,还希望通过高峰论坛加强国际交流,推动整个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变革、创新,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加强国家和民族的友好往来。这次论坛的举办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