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姣 肖瑶)昨日,市交委公布了主城130条公交线路的经营分布情况,20余家客运企业今起退出城市公交。702、711等10条“7”字头线路分别由三家客运企业独立经营,还有6条“7”字头线路经营主体待定。
一条线路多个公司经营的状况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拟增4条新线路
据了解,我市拟增4条新线路,分别是李家沱经二郎到新桥医院,龙头寺火车站经南坪到融汇半岛,美堤雅城经鹅公岩大桥到南桥寺,南桥寺经洋河大道、龙华大道到江北行政中心。这4条线路正在安排当中,路号、经营主体尚未确定。
明起整顿客运秩序
截至昨天,我市已有3897辆车完成了“公司化”手续,还有100多辆将于今天完备手续。明年1月15日至1月31日,这些车辆将通过“公交化”验收,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城市公交。
明天起,300名执法人员以及交警,将分成10个组整治客运交通秩序。完成“公司化”改造的车,必须在挡风玻璃前放上“重庆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路号标识”,同时携带临时经营许可证。凡不具备“一证一牌”者,一律停运。
“公司化”方便市民监督
目前,我市已有8家公司通过了“公司化”改造验收,分别是公交一公司、公交二公司、冠忠三公司、电车公司、冠忠新城、巴士、互邦以及江南公司。
以前主城公交共有36家公司经营。大的公司拥有1280多辆车,而最小的公司仅有1辆。整合这8家公司,主要是为了方便市民监督。例如,往返于观音桥和沙坪坝的711,以前由7家公司在经营,若发生赖站揽客,市民不知道该投诉哪家公司,而“公司化”后,统一收归江南公司负责,市民投诉会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