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博物馆工地“扫墓”》之追踪
6件国家级珍贵文物出土
核心提示:经过又一天的发掘,考古专家昨日基本将位于南昌市三店西路的晋代古墓清理完毕,共出土7件文物,除1件破损严重外,其余6件均可称得上是国家级珍贵文物。
6件国家级文物重见天日
昨日上午8时许,工作人员开始清挖堆积在古墓内的淤泥。不到半小时时间,工作人员就在甬道内50厘米处发现了东西,在场所有人的神经立刻被拉紧。
9时10分许,第一件宝贝出土!这是一件约20厘米长的木制漆器耳杯,这通常是古人用来喝酒的器物。木制漆器在潮湿的环境中经过1000多年还能保存较好非常难得,但也非常容易破损。接过作业人员递出来的出土文物后,考古专家来不及鉴赏漆器上的花纹就赶紧将它们放置到清水中保存。在随葬品中放置工艺复杂的漆器,考古专家由此断定墓主在当时一定是有地位的人,此墓的随葬品数量应该不少。因为,制作漆器首先要用木头刻出胎形,之后再在器物上进行彩绘、填漆等,工艺与制作陶瓷器相比复杂得多。
接着,一件竹制编织器出土!又一个漆果盘!还有一件青瓷盏!除了青瓷盏破损严重,其他几件都保存较好。
第二次的发现发生在下午1时许,在墓室的前室至后室的台阶处,先后出土了一件青瓷?=、一件褐釉点彩的青瓷盘和一件漆盘。褐釉点彩的青瓷盘的出土让专家们兴奋不已。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介绍,最早的青瓷器上面没有什么图案花纹,后来,随着工艺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在青瓷器上玩些花样让它变得更好看,点褐釉就是其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由于保存完好、年代确定,专家认为,这件褐釉点彩的青瓷盘可评为国家二级文物。此次发掘出来的文物中,有6件都称得上是国家级珍贵文物。
推测
墓内铝制品为盗墓者所留
在出土了7件文物之后,工作人员一直挖到后室也没有发现其他文物,但挖出的一块变形铝制品、几根木头和一截陶管却引起了在场专家的注意。
铝制品是近现代才有的;木头已变成紫色,但未腐烂;陶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地上常见的;后室的淤泥非常乱,有明显被翻动过的迹象,后室两侧也有铁锹铲过的痕迹。据此,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分析,可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在此施工时发现了这个古墓。盗墓者对古墓有一定了解,知道后室是放置棺木的地方,于是直接从甬道直奔进后室。由于古墓内有大量淤泥和积水,盗墓者便用木头等物搭在上面进入后室,然后用铝制脸盆将墓室内的积水舀走,再将里面的陪葬品全部盗走。所幸盗墓者没有在甬道和前室停留,否则这7件文物也将被盗。
李馆长惋惜地说,要不是墓室被盗,如此规模的晋墓本可以出土大量珍贵文物。目前,墓主的具体身份还无法确定。
鉴定
古墓有1600年青瓷产自洪州窑
根据墓的结构形式、用砖以及出土的器物,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判断,古墓的年代应在两晋时期约1600年前。墓室包含甬道、前室、后室,三部分之间用台阶及券拱隔开,墓室底部是用砖块呈人字形搭放。这样的古墓在两晋时期比较普遍。此外,用平砖和楔形砖堆垒而成的墓室外形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省考古研究所王副所长感慨地告诉记者,平砖与楔形砖之间搭配堆垒的墓室可承受一卡车的重量,这就是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褐釉点彩的青瓷盘也为判断年代提供了线索。在两晋之前,青瓷器的制作工艺还达不到使用褐釉。而从出土的青瓷盘上可看出,点釉技术还偏稚嫩,不及两晋之后的技术成熟。由此可以确定,这座古墓的年代在两晋时期。
据省考古研究所王副所长判断,出土的青瓷器的釉色、风格与洪州窑所产青瓷风格吻合,加之地域相近,应该就是产自洪州窑。洪州窑起于东汉,盛于隋、唐,判断古墓是两晋时期的也与洪州窑青瓷吻合。
文/记者王梦娜 图/记者许南平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