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时许,小杜准时从睡梦中醒来,还来不及揉散脸上的倦意,他就开始给病床上的患者翻身、洗脸、擦身、喂饭前药。7点半,病人开始吃早餐,他小心翼翼地用注射筒给患者喂流食。8点钟,他整理完床铺,护士开始查房,整个病房一天的运转开始了。到了中午和下午的吃饭时间,他暂时把病人托付给其他护工,自己匆忙跑到医院的食堂,吃完后马上赶回来,给病人进行两小时一次的翻身,以免病人长褥疮……
小杜今年38岁,老家在清镇卫城,家中两个上高中的孩子由妻子照顾,而他则在贵医附院当起了护工。
小杜照顾的这位老先生也姓杜,今年67岁,因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虽然老杜神志清醒,可说不出话来,因此更添加了小杜照顾老杜的难度。从去年的6月算起,小杜已经照顾老杜有大半年的时间了,这大半年来,在小杜的照顾下,老杜从来没有长过褥疮。小杜的同事说,平时很少有护工能照顾一个病人这么长时间的,只因小杜敬业和悉心照顾,才赢得了老杜家属的信任。
在老杜病情稳定的时候,听收音机和划拳就是小杜和老杜的娱乐活动。记者来到病房采访时,小杜刚从医院食堂吃饭回来,在给老杜讲自己吃的什么饭菜,并讲了一些从报上看来的趣闻。正坐在床头听着收音机的老杜突然伸出握成拳状的右手,然后又将手散开,看到老杜的动作后,小杜心领神会:原来是老杜要和他猜拳,于是小杜也伸出了右手。在其他病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猜拳没有任何的吆喝声和喧闹声。虽没有吆喝声,两人却心意相通,出拳的速度大致差不多。后来,老杜输了,只见他将右手握成杯状,再往嘴边一送,仰头便“喝”了下去,随后便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因为小杜悉心的照顾,老杜已经和小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6年11月的一天,小杜因家中有事,需要回趟家。躺在病床上的老杜无意中听到护士说,小杜走了,不会再来了。老杜顿时难过得哭了。没想到两天之后,小杜从家中回来了,老杜看到小杜,像孩子一样笑了,不能言语的老杜伸手紧紧握住小杜的手。
小杜说,他从给病人洗头到洗脚,买饭到陪聊,做卫生,守夜……什么都做。“一开始,我觉得这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可是自己又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只好先干着,谁知这一做就是两年多。”在和家属的接触中,小杜开始理解病人所承受的痛苦,慢慢地他也不那么怕病人的眼光了,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也能把小杜当成朋友看。小杜是个很乐观的人,就这样在医院和家之间来来回回地生活着,他很知足。
采访中,记者看到小杜正拿着注射筒将流食小心翼翼地喂给老杜吃,于是便举着相机“咔嚓”来了一张,小杜怵了,瞪着眼睛看着记者:“兄弟,你弄这个干嘛呀?”记者说:“这是给你留影做纪念啦。”
护工小杜和患者老杜的简单生活,在记者看来,就是一个真实地“活着”的人的留影。说实在的,小杜没什么大能耐,也不会张扬,勤劳和善良就是他的看家本领———对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有这两样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