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拍卖行拟携手培育市场
新快报记者 姚莉萍 通讯员 钟兴财
为庆祝中国拍卖业恢复2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布10周年,12月19日—21日,第二届“中拍杯”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竞赛在福建厦门进行了复赛和决赛。
广东拍卖师张晓玲夺得金槌奖,这是广东拍卖师再度摘桂。虽然如此,最早开始涉足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广东,如今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显得有些尴尬———最早敲响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但目前发展却相对滞后;拍卖行最多,但进行艺术品拍卖的地方却最少;广东GDP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但艺术品拍卖市场却没有相应的份额。
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上周三,广东省拍卖业协会文化艺术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艺委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地方艺术专业委员会正式开始运作。广东各大拍卖行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分析了广东艺术拍卖市场滞后的症结,就培育繁荣该市场进行了讨论。
穗艺术品市场发展滞后
据了解,1992年深圳拍卖行开始进行艺术品拍卖,拉开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序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形成了三大块———华南、华东与华北。然而广东虽然起步早,岭南派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艺术观念也比较靠前,但自身市场却做得不是太好,市场份额和规模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拍卖业协会会长、广东省拍卖行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敏介绍,目前广东省拍卖行中拥有艺术品文物拍卖许可证的比例少得惊人,四百多家拍卖公司仅六家获得文物拍卖许可证,其中广州四家。而北京两百多家中就有四十八家拥有该许可证,上海一百多家中则有二十一家有。另外,广东目前只有不到三十家的拍卖行搞艺术拍卖,数量相对而言非常少,没有形成规模,这导致许多岭南画家的画跑去北京、上海、香港甚至境外去拍卖,而没有留在广州。更有甚者,上海的拍卖行来到广拍卖,直接叫板本土。
2006年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非常火爆,国内艺拍市场却在走下坡路,处于一个低潮,名家作品特别是油画卖不出去,广东却没有被全国市场影响,反而在艺拍方面形成了一个高潮,市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四倍,达到了48.2%,如杨之光的作品价格增长了七倍、林墉的作品价格增长了五倍。雷敏说,广东拍卖行要借此机会扶摇而上,打造出岭南品牌,因为广东油画、国画价格目前不算太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要将本土画家艺术家的作品留在本土拍卖!”雷敏如是说。
艺术品鉴定要跟上
对于广东艺术品市场为何在经历了曾经的辉煌之后发展开始变得滞后,各拍卖行的老总们都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赝品太多,导致买家、藏家对市场产生不信任感,他们都认为广东成立一个专家鉴定组势在必行。
广州嘉德拍卖行董事长李亦非认为应该找一些拍卖界、收藏界认可的专家做鉴定专家,还可以从北京请一些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来广州讲课。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广州市艺术品拍卖公司董事长曾波强讲了一个他们公司的例子:一次他们的一个拍卖会拿回200件陶瓷制品,先给专家鉴定,结果只有10件被鉴定为真品。他说,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缺乏一个仲裁机构来评定艺术品真伪,而鉴定专家一定要有实践经验,而不能仅仅是博物馆专家。在27日的艺委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专家鉴定组成员进行了提名,不久将确定最后的鉴定组专家,这将会提高买家和藏家们对广东艺术市场的信心。
雷敏认为,艺委会的成立意味着广东艺术市场迈出一大步,大家都严格遵循艺委会的工作制度,携起手来培育广东艺术市场,买家、藏家自然就会被吸引到广东来。第一届艺委会主任广州嘉德的李亦非也表示,广东拍卖界齐心协力的话,艺术市场肯定可以做好,不会亚于上海。
上图:岭南名家的画在广州拍卖的并不多。上图为关山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