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财政局昨天(1月1日)凌晨公布,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这是自1995年以来,全市财政收入平均增幅超过20%的第12个年份,标志着北京市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
分析财政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首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三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税务和财政部门大力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
2006年北京市财政资金的安排更加注重投入方向和投入结构的调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安全生产、公检法司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充分体现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向困难群体倾斜,满足人们的公共产品需求,促进北京市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北京市加大了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北京市政府对农村投入已达111.8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全市260.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6.7%。
2006年全市投入教育经费197亿元,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投入卫生经费达到46.6亿元,并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了基本设备标准化配置。
为了更多的市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公交优先带来的低价、便捷、舒适出行,北京市政府专门拨付资金116.7亿元,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市、区两级政府还投入资金77.4亿元,专项用于支持80个“城中村”整治项目。安排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10.4亿元,支持改善首都空气质量。(记者黄玉迎)
(责任编辑: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