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 张松摄影报道)虽然还在元旦假期中,但天府广场施工工地昨日依旧一派忙碌景象。记者在天府广场看到,12根文化柱中的10根已经安装完毕,两幅反映老成都生活的图画也被雕刻在了地铁入口处的“天书地画”景观上。
天府广场地面景观设计师遥远说:“目前广场地面景观框架已经搭建完成,预计景观建设1月中旬就能完成,但之后还需调试。”
“老成都”
刻在地铁站口
在天府广场的南面有两个地铁站出入口。
记者昨日看到,工人正在加紧焊接出入口上面的顶棚。“两个顶棚连在一起就是一本书,而地面上则是以浮雕方式雕刻的‘老成都’。”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景观叫“天书地画”,浮雕长约20米,宽约5米。
记者看到,顶棚基本框架已经完成,而地上的浮雕也已基本成型,老成都的景象就在眼前:西边有“舞龙”、“舞狮”、“集市”等场景;而东边则有“米市”、“码头”、“河道”、“茶馆”等场景。“西边表现的是民俗节气文化,东边则表现的是成都的水文化。”遥远说。
“民族花灿”
文化柱现真容
“川肴百味”、“水润天府”、“天下名城”、“锦城丝管”、“科教华章”、“仙源故乡”、“和谐天使”、“古蜀文明”、“智慧诸葛”、“文宗在蜀”、“巴蜀红潮”、“民族花灿”。12根文化柱对应了蜀文化的十二体系(本报曾做报道)。
记者昨日看到,除了广场正北侧的两根文化柱,其余10根文化柱已经矗立在广场上。位于广场西南侧的“民族花灿”文化柱昨日还率先向市民展现了真容:15米高的柱子顶部是一个有“白虎”图案的珠形灯,代表该柱子处于广场的西侧;珠形灯下面则是一个立方体,立方体为青铜色,四边分别以正楷、篆书等字体雕刻着金色的“民族花灿”四个字。
“明日,这些文化柱就能全部完成安装。”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
1月中旬
地面景观建成
“现在地面景观工程量已经完成80%,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但之后的20%是最有难度的,天府广场的打造效果好不好,完全看这部分的细节。”遥远边向记者介绍情况,边和现场的施工负责人认真核对细节,解说实施方案。“细节的地方才能体现质量,比如花台的这个转角位置,我们会把它修改成圆弧形,这样就能避免游客不小心被磕伤。”遥远对工程的每个细节都非常认真地指点,还亲自动手示范。
记者看到,除了“天书地画”和文化柱,广场北侧的音乐喷泉也已基本成型,工人正在打扫卫生,下沉广场处的“川西民居”已经开始盖玻璃屋顶。遥远说,整个天府广场地面景观预计于本月中旬可以建设完成,“但是还需要进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