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未来的社会,青少年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还必须形成较高心理素质,才能立足和适应社会,而他们的承受力则需从小培养。
| |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良种场小学的两名小学生,因为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江苏省南京市一名小学生因上网问题与父母产生矛盾,竟五次自杀;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3名初二学生突然服药自杀,其中一人于次日不幸死亡,而诱发这起悲剧的原因竟然是为了一个篮球……近年来,随着自杀低龄化现象的频发,使得“自杀”这两个字成了青少年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家长:高期望值制造童年恐慌
“现在的孩子脾气怎么这么大,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其实,在许多父母的眼里,对于孩子走极端选择自杀是难以理解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衣食无忧,有什么想不开的?就算学习苦一点,累一些,不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前途能更好吗?
对于如何看待孩子的未来,有位年轻的母亲给出的回答是:“我就是吃了文化少的亏,现在只能过着靠做体力活对付口饭吃的苦日子。我不能让孩子走我的老路,他必须得好好学习。”另外一位学生家长也表示,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你要是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以后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不能上重点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待和学习成绩的要求可以说与现实完全脱节,高期望值注定了很多孩子会成为失败者。家长把自己对社会的盲目恐慌压到了孩子头上,这种压力链条的不断下移带给大多数孩子挫败感,令他们陷入恐慌与痛苦之中。
学生:恐慌缘于不能理解和承受
在为了美好的前途而“拼命”这一问题上,与家长们相比,孩子们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青少年普遍认为,他们所能承受学习的“苦累”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了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出现恐慌心理,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走上绝路。
在哈市某中学上初四的陈龙(化名)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中学生,每天的睡眠要保证8个小时,可是课程紧、作业多,我现在每天只睡5、6个小时,如果有时候只能睡4个小时,超过我所能承受的限度,心理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和恐慌。”
“我的父母给我下达‘指令’从来不给我解释,还经常吓唬我,现在不好好学习,今后连扫大街的工作都找不到。”上小学五年级的徐涛说:“越说我越害怕,有时候就会有活着很没意思的感觉。”据专家介绍,在因“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父母省钱”等为由的青少年自杀事例中,没有任何人为他们做心理分析和心理引导,他们甚至不知道其实不上重点中学也未必就没有出息的事实,结果陷入了不能承受和理解的重大压力之下,最终导致自杀。很多情况下,其实是父母片面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极力渲染压力和恐慌氛围,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压力承受能力,习惯性地将成人的恐慌心理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这就是童年恐慌的由来。成年人尤其要注意这些将青少年问题成年化的倾向。
教师:多溺爱少挫折是内因
哈尔滨市某中学教导处的王老师认为,所有青少年自杀事例就是说明孩子没有从小进行过很好的挫折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不是以贫富程度界定的,它是一个民族重视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的必然反映。现在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从而克服他们输不起的心理障碍。时代需要的因素首先是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这种挫折教育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就重视起来。溺爱是“自杀”现象的温床。
我省一所教育学院的学者指出,自杀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其根本却在于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过度娇惯、保护孩子,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惯性的内因。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们情感很脆弱,自身承受能力太差,很难接受压力,这种孩子特别容易导致两极分化,要么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要么过度自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现实打击,都会以自杀、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
心理专家: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哈尔滨市曲伟杰心理学校校长曲伟杰在分析诱发青少年自杀因素时认为,个人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是四大主要原因。青少年缺乏责任感,他们的自杀行为是一种自私的不计后果的表现,是对现实的逃避;在学校,有时候由于老师教育的不当也会造成学生抑郁、自杀;在家里,家长们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过高标准,导致青少年在家中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在社会上,一些青少年因有打架等小毛病,被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认定是坏孩子而不再接受和理解他们,使得这些孩子破罐破摔。
怎样降低甚至消除青少年自杀倾向,曲伟杰建议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曲老师认为,首先要让青少年正确认知生与死的问题,要在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的同时,也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对生命轻言放弃,需要知道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要以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为核心,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成绩的增长上,而要关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经常和他们讨论人生大事和人生经验,比如将来做什么人,从事什么职业等,在交流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让家长和孩子个人充分了解到没有健康的人格,即使上了大学,有了工作,最后也不一定会获得幸福。(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