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北京金融街商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高盛、瑞士银行、摩根大通等21家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入驻北京金融街。
据《北京日报》报道,除北京金融街外,中英人寿、中意人寿、阳光财险、中信建投、慕尼黑再保险、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等17家金融企业的总部也已落户北京CBD及周边地区。
根据《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在京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企业可获一次性资金补助;金融企业可以享受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等等。
2006年12月11日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众多外资银行在中国进行本地注册,完成转制。留给中外资金融机构发展的空间将更大。而北京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发展壮大金融业的思路早已明确。
据了解,为保证外资金融机构的办公需求,北京西城区日前宣布,在金融街预留约25万平方米的高档办公区域,这些楼宇将不出售产权,定向租给外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成长中的保险机构,为外资金融机构的入驻提供办公场所。
国际金融机构抢滩布局,北京金融机构聚集优势已经显现。而金融发展环境的优化,使金融业快速发展并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38亿元,增长12.3%,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6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0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6%,在金融开放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