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元旦到来,欧盟双喜临门。1月1日起,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同时,斯洛文尼亚成为第十三个使用欧元的国家。这是欧盟发展历程中的大事,然而相比之下,以下这则消息的意义可能更为重大。
| |
欧洲中央银行2006年12月28日宣布,当月全球流通中的欧元现钞总值首次超过了美元现钞总值。自2002年1月1日现金投入流通以来,欧元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正英姿勃发地迎来自己五周年诞辰。
欧元越来越受青睐是市场选择的结果。2002年以来,欧元区经济有加速增长的势头,相应地,市场对欧元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欧元兑美元汇率总体稳步上升,国际投资者对它的信心大大增强。而1991年通过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元区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利率、财政赤字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从而为欧元的稳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有这些基本面做支撑,欧元就成为国际货币市场上美元最有潜力的替代者。
作为一种超国家货币,欧元的成长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息息相关。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现实。在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联盟中推行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货币政策,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有没有足够的智慧解决欧元区经济发展与政策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决定欧元的长远前景。
从市场层面上看,欧元的走势和国际货币地位的进一步提高还取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广度和深度的推进。欧洲金融市场效率、流动性的提高及市场深度的拓展是增强欧元资产在国际上吸引力的关键。目前,欧洲金融市场的分割局面依然较为严重,而且市场上尚未出现足够大的以欧元计价的“资产池”。此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英国仍游离在欧元区之外。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欧元在国际上能量的释放。
众所周知,一个经济体货币的国际地位是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该经济体综合实力的延伸。美国正是凭借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基础货币的地位为其内外双逆差提供融资的。欧元走强并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正在悄然发生一场变革。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欧元将与美元一道成为国际货币大家庭的“两驾马车”,而其他国际货币则充当“小伙伴”的角色。
欧元流通总值首超美元,这是欧元崛起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有利于全球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整合,其影响是深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