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连锁零售商瞄准海南人气,进驻海口,促使城市商业圈人气更旺。图为家乐福超市内顾客川流不息。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李小岗摄
2006年,失散多年的人气在五指山下重新聚拢,这是海南由冷转热的拐点年。
到海南最多的一群人当然是游客,整个冬季都是海南旅游的“黄金周期”,但2006年海南游热得不同寻常。让我们先到海南旅游目的地代表城市三亚看看。2005年的冬天,笔者曾到三亚旅游,那时的酒店客房也算紧张,但没费多少周折就通过一家旅行社在四星级的武警三亚疗养院订到了两间客房,其中竟然还有一间海景房。
而在2006年的那个时候,对一家旅行社老总来说,能在三亚弄到客房,那可是实力的象征。2006年冬天三亚酒店的入住率几乎达到了100%,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到三亚的航班开通,俄罗斯度假客人源源不断空降三亚,据说某些俄罗斯团队要想在三亚订到客房还要托关系走后门。
三亚的旅游热是情理之中,而门庭冷落了多年的海口旅游也热起来就令人有些意料之外了。自从三亚旅游强势崛起后,原本一枝独秀的海口旅游日益被边缘化,海南旅游版图呈现出“南热、北冷、东盛、西衰、中空”的格局。选择在海口落地的游客,行程几乎都是这样安排:在海口将就着住一晚,旅行包都不打开第二天奔赴东部的琼海、兴隆,或直达南部的三亚。海南旅游重心南移让海口酒店行业陷入僧多粥少的尴尬境地,即使在旺季也不例外。但在2006年的冬季,海口的星级酒店迎来了扬眉吐气的好日子,竟然破天荒地出现了客房紧张的现象。
2006年,一批大企业来到海南。中信集团、和记黄埔、华润集团……已经在海南的东海岸布下棋子,规划开发动辄占地若干平方公里、高档次的休闲度假区。
2006年10月23日,世界500强德国途易集团、英国MYTRAVEL、俄罗斯PTS旅游集团、香港金威集团等国内外9家大企业、大航线、大团队与我省旅游局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联手进军海南旅游业。
2006年,一大批工业项目搅热了一向寂寞的海南西海岸。中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800万吨炼油项目投产,电力项目、矿产项目、化肥项目……
2006年,外来投资在热带农业的田野里播下希望的种子。6月,湘潭小龙王食品有限公司在琼海建设总投资上亿元的槟榔加工厂,一批曾经对海南失望的华侨又回来投资兴业。
2006年,更多的岛外人到海南过冬、买房异地置业,不仅海口、三亚街头走动着成群操异乡口音的老人,山西人到琼海买房子,重庆人钟情五指山,东北人则喜欢保亭。
2006年,海南岛上明星来来往往。“星伦际会耀天涯”亚洲超级巨星演唱会、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领衔的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欢乐中国行·魅力海南”大型晚会……连番上演。仅仅是一个万宁文灯节“激情石梅湾”晚会,就吸引了1000多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以及韩国的歌迷。
2006年冬天,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尔夫客人,来自国内外的足球队、举重队、沙滩排球队伍等体育队伍又一次相聚海南。
2006年,海口等城市的街头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海口出现了堵车现象。车流里不时闪现省外牌照的汽车,有人从遥远寒冷的东北一路驾车来到海南,只为过一个舒服的冬天;有些曾经在海南发展后来离开的人现在又回来投资了;一批名牌大学毕业生来到海南岛寻找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所有这些信息碎片汇集连接起来,一幅清晰的图画展现在人们面前:海南的人气又回来了。旺盛的人气已经打破了时空界限,岛外人来海南不仅在冬天,也不再盯着三亚等几个旅游城市。
2006年,海南将注定是要浓墨重彩书写的一年,人气回升,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年,海南的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突破100亿元。
海南虽小,却有大海的胸怀。现在的海南已经作好了海纳百川的准备,海南人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端出来款待远方的客人。
找个理由,到海南来,海南意味着快乐,意味着机会。 (本报记者 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