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日前刮起一股“非转农”之风有些家长还以死相逼“非转农”
据《新民周刊》报道浙江台州日前刮起一股“非转农”之风,仅台州的3个区陆续有5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将户口迁回农村,“重新当起了农民”,其中不乏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高校的毕业生。
| |
“非转农”直接动机是利益
据台州椒江区政府办证中心公安窗口副主任吴颖红介绍,至今有1800多名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政策出台的背景,吴颖红不甚清楚,但是她平静地说,“非转农”的直接动机应该是与利益有关,“这也很正常!”
“台州农村经济发达,一些村除了划分的宅基地,村民还享有养老保险、医保等福利,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子还给村民每个月发放生活费。而这些都是与户口直接挂钩的。”吴颖红说。
据记者了解,一些大学毕业生起初并不想非转农,后来明白了其中奥妙,才争先恐后地纷纷递交申请。对于这1800多名“非转农”者,吴颖红表示并没有进行过数据分析。但她给记者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人员名单,名单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不到10名,年龄多是26岁上下。其余的多是本地或周边地区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而户口迁往地多是枫山、陶王、章安等椒江区城乡接合部的村子。
家长以死相逼“非转农”
路桥区政府办证中心主任刘巧婵介绍,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无法在城市立足,而同时,台州民营经济发达,村集体经济可观,大学生们因此纷纷回归故里。“但这些孩子因为不是农村户口无法享受村民待遇,境地很尴尬。”
一些家长频频往返政府部门,要求解决实际困难,甚至以死相逼。刘巧婵就曾参与接待,她回忆:“有一个女孩子给人的印象很深刻,由于无法解决‘非转农’,她连婚姻大事都被耽误了。”
留在城市是人才浪费
台州市人事局副局长李晏子告诉记者,“非转农”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城市人才相对过剩,农村匮乏,大学生回归农村,充实到民营企业,这是一种智力引进。
据李晏子称,现在高校灌输的都是城市思维模式,课程设置也是城市指向。实际上,学农业、园林的理应回农村,留在城市才是人才浪费。不要从户口迁移的角度思考,应该是从人才流动的角度思考“非转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