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通讯员 谷恒桦记者吕宁丰)栖霞大道警示设施短缺、秦淮新河格子桥改造、南京烷基苯厂原料罐区整改、冶山铁矿尾矿库治理……昨天,记者从市安监局获悉,去年,随着我市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力度,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对全市50个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消险”,截至去年底,我市工矿商贸行业连续13年没有发生一起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恶性事故,连续3年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各项主要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省控线以下。
从2006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情况看,道路交通造成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人员受伤人数均位居首位,占全部事故总数的87%以上。去年,我市道路交通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抓源头、排隐患等措施,先后投入1200万元资金,集中梳理排查各类事故“黑点”116处,改造19处险桥和危险路段交通安全设施,使道路通行安全系数大为提高,车辆事故率明显下降。以2005年通车的栖霞大道为例,改造前,因未设立隔离栏、信号灯等配套设施,该路段通车短短15个月,就发生多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去年4月,栖霞大道进行隐患改造工程后,至今没有再发生一起人员死亡交通事故。
本着强化监管,控制、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重于抢险救灾原则。据了解,去年,全市重特大事故隐患“消险”工作共锁定8个高危行业,除了道路交通专项治理外,还涉及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和压力容器等。其中,历时10个月的非煤矿山隐患整治工作,全市投入整改资金2500万元,关闭取缔不合格企业22家,6家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全部达到国家安全标准,340家露天开采矿山企业中,大型企业达标率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