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3900多万人生活在石灰岩占73%的1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瘠薄破碎,农业基础脆弱。人均耕地少,尤其是基本农田稀缺,始终制约着贵州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
实践证明,以坡改梯和水利设施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是从贵州实际出发,实现“人口—粮食—生态”良性循环的有效措施,也是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无论作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还是作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不能低估,对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但是,贵州耕地质量差、工程性缺水严重、抗灾减灾能力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近几年来,人地矛盾日趋突出,人口以年均33万左右的速度增长,耕地以年均50万亩左右的速度减少,表土以年均1.95亿吨的速度流失,石漠化面积以年均135万亩的规模扩展。根据省国土厅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省耕地面积6757.4815万亩,其中坡耕地占70%以上,中低产田土占83.6%,旱地面积占69.53%,农村人均有效灌溉农田0.37亩。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0年农村人均半亩有效灌溉农田的目标,还需要建设有效灌溉农田482.54万亩,每年需建有效灌溉农田96.5万亩。由于受财力制约,贵州现在每年以坡改梯和水利设施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投入有所调减,加上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等方面的治理,大体只能达到80万亩的规模。而且工程愈来愈艰巨,物价不断上涨,投入标准偏低,每年8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中,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真正达到稳产高产的比重不大,达到旱涝保收的就更少。总结近几年的规律,通过全省综合投入和综合治理,年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也就在20万亩左右。可见基本农田建设任重道远。要从省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开发与整治的关系,通过创新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对策之一:突出坡耕治理这个重点。贵州耕地后备资源缺乏,据省国土厅2000年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全省耕地后备资源137.2789万亩,经过2000年—2005年的开发,2005年末实际只有75.5057万亩。其质量较差,零星分散,工程艰巨,投入成本高,与劳动力分布存在矛盾。这都表明,贵州以外延扩张方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大,生态环境的压力也会增大。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立足现有耕地,抓好中低产田土改造,通过提高质量和增加数量互补,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当然,中低产田土改造是个全国性的大题目,对于贵州来说,在坝区得到相对治理的前提下,突出坡耕地治理是一个必然选择。坡耕地治理,不仅可以作为有效灌溉的载体,而且也是增加有效耕地的途径。要清醒把握这个省情,体现贵州基本农田建设的特色,为争取新的投入创造条件。
对策之二: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坡改梯和水利设施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围绕2010年实现农村人均半亩有效灌溉农田的目标,在“三跑地”变为“三保地”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稳、平、厚、路、沟、池相统一,达到“方便耕作、保土保肥、抗旱排涝、稳产增产”的效果。要在突出6°~25°坡耕地治理这个重点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缺啥补啥、综合配套”的原则,通过坡改梯(坡土改梯田、梯土)、旱改水(旱地改水浇地、平缓旱地变水田、望天田改保灌田)、碎改整(小块改大块、零乱改规整、平地炸除卧牛石)、新开田土、冷烂锈田改造、洼地排涝和水毁田土恢复等,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努力增加耕地数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土地出让金项目的实施上,要以提高国家补助标准为契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以有效灌溉农田为目标,在坡耕地上建成水平梯田梯土,在坝区探索田园化模式。
对策之三:强化改土与治水相结合。要把坡耕地特别是旱坡地改造为基本农田,仅仅进行梯化平整远远不够,必须实行山、水、田(土)、林、路综合治理。这是坡改梯传统工程伴随科技进步获得效益提升的关键,也是山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条件。要从贵州岩溶地貌极为发育的实际出发,注意坡改梯与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的建设配套,下功夫提高蓄水抗旱能力。要围绕“稳、平、厚、路、沟、池”,搞好坡改梯工程规划设计,不仅达到梯埂稳固、土地平整、耕层深厚、路道适宜的要求,而且同步建设能蓄、能灌、能排的水利实施。正因如此,省委、省政府近年在有限资金的投入上作了适当调整,原基本农田建设以工代赈资金调整为烟水工程配套,原基本农田建设财政扶贫资金调整为小水池配套,同时启动了各级土地出让金用于有效灌溉农田建设。这说明贵州省基本农田建设出现一个新的转折,注重改土与治水相结合,力求推动传统耕地向标准农田的跨越。面对新的形势,要转变观念,服务大局,进一步坚持“收缩战线、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地抓好以改土与治水相结合为特征的基本农田建设。
对策之四:注重效率与效益并举。基本农田建设不仅要着力于当年治理、当年见效,以不误农时,确保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提升工程的整体水平,真正达到“方便耕作、保土保肥、抗旱排涝、稳产增产”的效果。尤其要把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推动科技兴农和结构调整的平台,尽快形成农、林、畜产品基地。基地是耕地的深化,不仅引导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而且强化了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形成农民增收的生长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千变万化大市场与千家万户小生产的矛盾创造条件。因此,要认真研究耕地治理与基地建设的衔接问题,实现有限资源与有限投入结合的最佳效益。
对策之五:实现创业与创新的统一。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形条件,使贵州基本农田建设特别需要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工程建设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面对新形势尤其有限投入与有效标准的矛盾,这个支撑点不仅不能动摇,而且要持之以恒地发扬光大。特别要把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统一起来,努力探索出一条“有钱办事、无钱找钱办事、争取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的路子。一是找好激发农民群众投入的结合点,帮助农民树立“为子孙建一栋房、不如造一亩地”的新观念,逐步实现“国家引导、农户参与”向“农户申请、国家补助”的转变,强化主体意识,自觉抓好基本农田建设。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三次、五次全会关于整合资金的精神,按照全省2010年农村人均实现半亩有效灌溉农田的目标,本着“渠道不乱、投入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通过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实行坡改梯、中低产田土改造、兴修小水利、推广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切实搞好基本农田建设。三是结合农、林、牧等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有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基本农田配套设施特别是小型、微型水利建设。四是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五是努力探索项目审批、管理和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资金“归口下达、封闭运行、报账管理”。六是强化基本农田建设资金单列和专项管理。
作者:潘新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