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北区建区三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位于八区前列,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日前,在中共哈尔滨市松北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该区确定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 |
三年来,松北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经济社会实现了新跨越。坚持“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两个目标”、“打造四个亮点”、“实施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该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9.73亿元发展到2006年24.96亿元,年均增长3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3年6681万元发展到2006年3.5亿元,年均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3432元增加到2006年4600元,年均增长10.3%。城乡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五年规划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
未来五年,松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38%左右,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
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重要的交通、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商贸中心区建设达一定规模,核心区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形象初步显现。
立区产业初步形成———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欧美亚科技园引进规模以上项目达到30个以上,投产项目达到20个以上,每个园区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国家环保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引进规模项目5个以上。农机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生产等立区产业基本形成。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从事二、三产业人员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农田排灌能力达到洪涝灾害10年一遇的标准,完成通村公路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达5938元。文化生活、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
突出政区型开发区的双重优势,研究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及机构设置方式,创新管理体制,为松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坚持“一切为了投资者,为了一切投资者,为了投资者一切”的服务理念,积极构建高效的落商服务体系,推动落商工作实现新跨越,提高工作效能。确立“人才兴区、人才强区”理念,改善用人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引进、选拔、培养和使用模式。采取多元化、多领域、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功能生态型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在今后五年中,该区将在东部、西部和沿街沿路建设三个高品位中央商务区。以适宜人居为目标,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建设沿江生态风景区,努力打造北国沿江四季第一风景长廊。运用市场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和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内河整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生态城区的建设要求,打造森林城区。从公共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民行为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农为重新农村建设上实现突破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加农村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养殖业规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增加绿色和有机食品比重,力争5年内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以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努力完成松北、松浦、万宝三镇的“村转居”工作,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招商引资打造支柱产业上实现突破
实施项目牵动战略。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和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两大机遇,进行产业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搜集投资动态,跟踪重点项目,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到松北投资。
要通过政府投资、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入区企业生产、生活需要。未来五年内,全区每万平方米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要由目前的2500万元逐步达到全国先进地区水平。商贸为重提高服务业上实现突破
大力发展冰雪游、观光农业游、生态休闲游等系列特色旅游,积极开发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松北旅游精品线路。要全力打造松北购物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加快高档酒店建设,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编制松北物流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民营物流企业,形成若干个覆盖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物流基地和专业配送中心。
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特色渔村”规模,提升“龙江第一村”档次。加强建设构建和谐城区上实现突破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提高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准作为构建和谐松北的长期战略任务。实施依法治区方略,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松北的保障。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松北的核心。深化“安松北”创建活动,构建和谐松北。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