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主:黄尘
前几天,台湾南部海域的一场地震,让身在广州的人也感到了明显的震感。然而,与轻微的震感带来的些许恐慌相比,因海底光缆受损导致的MSN无法登录、Google和雅虎网页打不开的状况或许更让人揪心。
| |
2006年7月,中国就已经有互联网用户1.23亿人,世界第二!按照目前的态势,后来者居上是迟早的事儿。况且,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周在线时间为17.9小时,居全球首位。也许有人会根据惯常思维,以为这又是我们的一项国家骄傲。可是,当你随便走进一家网吧,看看那些坐在电脑前“奋战”的学生、未成年人,看看他们热火朝天地在网游世界的恣意汪洋,你就不会对这个数据自豪了。我们的上网,很大程度上不是学习,反而是虚掷光阴,很多时间就是在电脑屏幕前浪费的。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只打算花几分钟发一封邮件,但过了一个小时后你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只是打开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网页,还有聊天窗口中闪烁着一些不痛不痒的闲话。还有,打开电脑时你是原打算上1个小时网,结果层层链接把你带进了网页无底洞,浑浑噩噩两三个小时之后才蓦然发现:嗬,时光飞逝呀!
就这样,上网成了一种习惯和依赖,我们也陷入了电脑和网络的高科技迷局。
我们陷入的,还不仅仅是电脑和网络的迷局。有了电话和电脑之后,你是不是不给父母朋友写信,连情书都改成发电子邮件了?还有,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计算机“无纸化”办公节省纸张,但调查结果显示,事实上这些年来计算机耗费掉的纸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电脑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假,但你随时都可能遭遇系统崩溃和电脑病毒,甚至,据说现在连手机病毒也开始逞凶了。技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美国的一家公司很有意思,他们与高科技风潮“背道而驰”,宣布禁止员工使用E-mail,因为他们觉得面对面的谈话或者打电话要比使用E-mail省时省力,据说,这个举措让这家公司每年节省2000万美元。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说是《PCWorld》创刊20周年的时候,杂志编辑们突发奇想,给一个名叫斯科特·斯潘泊尔的专栏记者派了一项特别任务:20天内不用电脑。当时斯科特·斯潘泊尔还相当担心:没有电脑,没有Word,没有E-mail,没有Google的日子,会不会是一场噩梦?20天后,他再次打开电脑的时候,竟然看到邮箱里堆积了2000多封邮件,但是其中真正重要的只有两封,其余都是让人厌恶的垃圾邮件。在他重新使用电脑,用回Word,可以发E-mail,看新闻之后,回想那20个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日子,他觉得生活似乎也并没有缺少什么。因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如今,技术不断加快生活的节奏,迫使你要做更多的工作,消费更多的娱乐和信息,而这只是因为你能够,而不是因为你需要。
原来呀,我们为了解放自己而开发的这些技术反过来胁迫、绑架了我们,我们给自己建造了舞台,同时也制造了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