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望者
人物(5)
从古老长城到国内的文化遗产,不管是敦煌莫高窟,还是女书、傩戏,他们都正在以不同形式萎缩和消亡,而保护这些民族灵魂的使命,正在被一些来自于民间的力量悄悄背负起来,在这方面,冯骥才是一位领军人物。
一位民间手艺人去世了,他的手艺没有传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消失,无人再说;一座古宅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建筑……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的土地上发生着,这样的事情重不重要?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因为没有继承而死亡了,重不重要?
无疑,冯骥才认为很重要。这位作家近10年来和文化遗产保护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提案设立“文化遗产日”;拿出稿费发起并创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为抢救文化遗产卖画筹资;带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展开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抢救保护天津老街……
2006年6月10日,我国终于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而冯骥才的种种行动,赢得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形象大使”的美誉,不过对于这一切,冯骥才看得很淡。他说,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由冯骥才发起并创立,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会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早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就用3年时间,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稿费,请100名摄影师,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摄下来,并浓缩在一本图集之内。他动员和号召当地百姓义务捐助,用民间的力量支持和进行民间文化抢救。在天津老城,冯骥才创办了全国民间首家文物捐赠博物馆。冯骥才苦心孤诣在东芦台一带收集印制年画的木版,到杨柳青访问年画的故乡……他写了议案《拯救古典民居刻不容缓》提交有关部门审查讨论。
如今冯骥才的视野已“锁定”了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文化遗产,他要实施一项浩大的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借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日渐萎缩的农村文化遗产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这是她目前最大的心愿。他说,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需要原汁原味地保护,一旦消失,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同时冯骥才还呼吁,文化遗产日是公益性的文化日,商家参与也要本着公益原则,不从中牟取利益,以展现中国人高贵的文化情怀,这样才能避免文化遗产日的商业化,以保持其精神的纯洁与神圣。
有分析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走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路子,政府不重视是肯定不行的,但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是肯定不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涉及面太广,让政府完全拿出钱来做这项工作,在目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财富的积累还不足以支撑这么一个艰巨的保护工作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或许就是调动民间力量。
(曾 鸣)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