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61年的同济大学大礼堂,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它净跨40米的拱形网架结构被誉为当时同种形式的亚洲之最,人称“远东第一跨”。
经过半世纪的风雨,大礼堂实用价值每况愈下。为此,同济大学启动了大礼堂保护性改造工程。
| |
历史:激情创造“远东第一跨”
作为远东最大的礼堂,同济大学大礼堂大厅宽40米,长56米,结构净宽40米,外跨54米,礼堂设3564个座位。
值得注意的是,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拱形网架薄壳结构,大礼堂大厅内无柱体。因韵律感和简洁的造型,大礼堂入选了“建国50周年上海经典建筑”。
“接手大礼堂对我来说就是人生一大机遇。”大礼堂设计者之一———同济大学结构理论专家俞载道教授回忆起这一优秀建筑的诞生历史时仍然难掩激动。
据俞载道介绍,1959年,他所在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第一设计室接到了重要任务———学校要在校园中轴线的另一端建造一座可供3000名学生用餐的饭厅,同时该饭厅还能兼作礼堂。
接到任务后,时任第一设计室结构主任的俞载道立即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网架结构设计。
据俞载道介绍,当时,钢筋混凝土网架结构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冥思苦想很久后,俞载道想到了短薄壳结构。在模拟短薄壳受力情况后,困扰在俞载道心头的难题一下豁然开朗。
“1999年10月,大礼堂获‘建国50周年上海经典建筑’提名奖消息传来,我的心情无法平静。大礼堂是集体智慧、激情、战斗力的最好见证!”俞载道教授感慨万千。
现状:存在七大问题
参考《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同济大礼堂属于“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优秀历史建筑。
“建造出大礼堂,确实让同济人感到自豪。”同济大学大礼堂保护性改造工程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袁烽说。
然而经过40多年的风雨,大礼堂虽然风姿神韵仍在,但建筑功能已不能适应目前同济师生活动的需要。此外,大礼堂还存在包括光污染、厕所位不足等七大功能缺陷。
改造工程从2003年开始。在保持原先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同济大学希望能将这一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一次全新的功能完善。
改建:总体节能达60%
作为有历史意义的优秀建筑,改建如何在保持历史建筑原状的同时增加新的功能,袁烽副教授动足了脑筋。
针对原先大礼堂的七大问题,袁烽一一做了详细改造。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拱形网架薄壳结构”是大礼堂的主要价值所在,但原有的门厅高、侧窗等对建筑主体造成了干扰。针对这一问题,袁烽首先减去了薄壳整体之外的非结构作用的部分,留下一个单纯的几何形体来显露拱壳的特征,而室内仍保持网架露明的做法。
另外,改建后的大礼堂不仅修旧如旧,还充满了全新的节能技术,比如采用了最新式的地源新风技术。据了解,改建后,大礼堂两侧增加了侧廊。其实更大的奥妙在侧廊地下,通过深5米,长近30米的地下防空洞,将附近的小树木中的风吸引进来,恒定在15℃的地下5米的空气就能够进入礼堂,从而直接预冷制湿,大大节约了能源。
据了解,改建后的大礼堂总体节能效果达到60%。“这幢老建筑经过加固后还能再用50年,让历史建筑拥有了第二次生命,这是我最骄傲的。”袁烽开心不已。
同济改新建近十幢校内建筑
早报记者韩晓蓉为庆祝百年校庆,同济大学校内建筑日前进行了新一轮的改建或新建。其中包括综合楼、中法中心、文远楼、旭日生态楼等近十幢建筑。
作为同济百年校庆的标志性建筑,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建筑主体平面呈正方形布局,楼层功能平面以L形为主,每三层对应形成竖向基本功能单元,竖向单元在相邻处呈90°旋转,形成螺旋形上升的大型中庭,并在每个基本单元顶部楼面嵌入异形大空间功能区,构成外形简约﹑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的建筑体。
另外,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建筑中部有一个贯穿整栋楼的中庭,在其周围以螺旋型上升布置着七个小中庭,在大中庭的顶部设计了8扇电动启闭的自然通风窗和四台风量为4090m3/h·台的机械通风风机,在每个小中庭底部均设置了多扇可开启外窗。
同时,整栋大楼还利用机械排风风机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然通风效果,充分利用晚间的自然冷却效果将夜间空气具有的冷量储存在建筑内,以降低白天上班初期的空调冷负荷。整栋大楼还可利用机械通风进一步排除集聚在大中庭顶部的热负荷,降低空调的运行能耗。在过渡季节可利用顶部的自然通风窗来达到夜间通风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