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6年系列评论
白烁
2006年过去了,余音中缭绕着许多令人期待的亮色。就传媒界而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博士对中国政府和国际媒体的关系新定位,是一个自信、专业且有世界眼光的高见。
| |
据中新社报道,国新办主任蔡武宣布中国将放宽对境外媒体在华采访的限制措施,以更规范、更健全的新闻发布制度“尽可能快、尽可能准”地发布信息,解说中国政策,并且向媒体和社会公布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让发言人“走出来”直面记者、回答问题。他说中国要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潮流,主动地把权威、准确的信息向媒体和公众公布。
这些主动出击的媒体新战略,不仅符合国际常规,充满自信,也有利于中国开放形象的塑造。不过,最值得注目的还是他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如何定位的崭新理念。蔡武说,国新办和国际媒体的关系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
“建设性”意味着中国官员认识到境外媒体对树立中国形象和传播中国政策所起的正面作用,不再完全视其为专门搜寻负面报道的造谣惑众者;“合作”意味着中国政府官员将“不怕和媒体打交道”,会及时、公开、透明地协助媒体进行报道,避免境外媒体发布不完整、不准确和被歪曲的信息;“伙伴”意味着政府和媒体是平等的,没有地位上的高下之分,彼此尊重,各司其责。
以如此宽阔的视角和理性的认知看待国际媒体,引起世界尊重是必然的。且不说这项政策实施后会给中国带来多少正效应,单就蔡武博士的这八字理念,已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而且基本上都持积极态度。
如果把“建设性合作伙伴”推展到政府和国内媒体的关系定位上,那么中国不仅会得到世界更多的尊重,也将使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历程中发挥更积极、更专业的作用。就媒体的功能而言,国际媒体和国内媒体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快速、准确地传达各种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让公众知道事实真相和政策真义。如果政府把国内媒体作为有专业职守的平等伙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许多说三道四将自动消失。
其实,国内媒体比国际媒体更具有建设性。首先,国内媒体与政府没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差别,有和政府同样高度的责任感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因此无需设防,更不用担心动机不纯。其次,国内媒体可能比政府更深入、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现实,所见所感(即报道和评论)不仅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国情、省貌、市风,且能给政府及时通报社会正发生着什么,对政府政策和官员起到参谋作用。如果政府放手让媒体独立地实现其专业精神,现代史上的好多政治弯路都可能避免,更不用说日常生活中的小纰漏。
国内媒体同样比国际媒体更具有与政府的“合作”性。经过数十年的政治历练和改革开放实践,国内媒体不再有鲁迅式的批判情结和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而以更加务实、求真和慎重的态度对待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他们更乐意以专业眼光和理性精神帮助政府处理好各种矛盾,通过对现实和政策的准确把握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政府与媒体、与大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取向实际上是一致的,在中国尤其如此。
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的是政府与媒体的地位问题。在中国,政治制度决定了政府和媒体是紧密的“伙伴”。但由于历史的传承,媒体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其不能以更专业、更快捷的方式进行报道和评说,结果使媒体遭遇既不能迅速、通俗地向大众传递政府意图,又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全面的现实图景的“双重尴尬”。媒体的公信力不强,实际上损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如果政府放手让媒体按照自身规律进行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将极大地促进政府的应变效率和政策的准确性,同时协助政府更全面、更快速地了解政情民意,出谋划策,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