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国内首条社区自行车专用道问世

  江苏商报报道商报记者 吴锋 报道行走在中国各大都市中,同质化的现象已经异常严重:一样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一样的宽马路、大广场,一样的商圈和经济新区。都市人如同处于千篇一律的牢笼之中,而逃离城市的桎梏则成为围城里人们一个共同的心声。

深圳华侨城集团以一次颇为另类的迎接新年活动为此带来了启示。2006年11月30日,华侨城集团的员工及社区居民代表共1000余人,利用专门修建的社区自行车道骑车绕华侨城环行一周。在被摩天大厦包围的城市群落里,在自行车渐行渐远的当下深圳,这绝对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行车道——城市功能回归的一个符号

  今年10月,华侨城集团对外宣布,将投资300万元在华侨城社区修建深圳首个自行车专用道系统。按照规划,该系统覆盖面积约3.2平方公里,双向车道总长16公里,其中一期工程总长10公里。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争议。有人表示,自行车作为一种落后的交通工具,运行时占用道路面积大,速度比机动车慢,被高速发展的城市所淘汰是一种历史必然。然而,支持华侨城的舆论却明显占了上风。一些社会学家、城市规划专家纷纷表态:华侨城将自行车重新回归,并专门建设自行车专用道,不仅将为华侨城居民提供便利与安全的出行环境,更会引领整个社区向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发展。实际上,从国外大都市发展趋势上看,“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到1992年,荷兰的自行车道路超过了1.8万公里,其中37%在城市建成区内;在德国的任何一个城市,自行车道就如一条条彩带镶嵌在道路两边;美国波士顿一个花费200亿美元重新在地面上恢复绿色廊道和自行车空间,建立方便生活和休闲的绿色通道。中国城市也将上演这样的轮回。开辟自行车专用道和举办自行车环城跑活动,体现了华侨城对城市发展脉搏准确的把握能力。

  和谐生态——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

  华侨城集团这一创举得到了居民的拥护。有居民直言不讳,骑自行车既利于环保,又可以锻炼身体,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使整个社区变得更和谐、宁静而又充满活力。实际上,深圳华侨城社区自行车道的出现,仅仅是华侨城集团播种下的一个试验田,从目前来看,反响相当大,甚至引发了重塑城市生态的呼声。华侨城集团下一步计划在上海、北京华侨城、东部华侨城及曦城等地陆续兴建自行车道。“自行车,将成为华侨城的一个文化符号,有华侨城的地方就有自行车文化。”华侨城集团一位员工透露。过去,城市社区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冷冰冰的商业利益,城市间的较量更多围绕着GDP指标、城市规划交通公里数、商业区、CBD、高科技、工业区等硬性配套设施竞争,于是,城市管理者们过度追求大广场、宽马路,忽视了生态和人文两个方向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灵魂的萎缩。相反,华侨城追求的是生态和人文的融合,是高品质文化浸润的生态型城市。

  人文关怀——健康、和谐将是新指标

  有专家坦言,少了人文精神的滋润,少了文化底蕴的支撑,城市外观建设得再华丽,也会显露出在人文、文化上的苍白。于是,在经过一系列工业化的高度膨胀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文”这个语词,并开始思考城市发展的价值——城市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财富,更是为了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从全球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一种和谐的、有机的生活方式正逐渐被推崇,摆脱城市喧嚣、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也因此成了很多都市人的内心追求。华侨城自行车道在社区的修建、自行车文化在城市的兴起,传递的正是这种生活文化。正如华侨城所倡导的那样,华侨城打造中国“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典范,实际上也是在追寻城市人文生态的重建。自行车道的首开先河,或许只是一个开始。(编辑 小娜)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自行车 | 社区 | 华侨城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