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农业加快融入世贸体系
“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丰富
积极参与多边双边谈判,推动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
本报北京1月4日讯 记者张意轩报道:进入新年之际,中国农民以田野上的丰收告诉人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刚好5年的中国,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9800亿斤以上;中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起已连续3年增产,这是1985年以来的第一次。
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中国农业始终保持增长势头。
农民增收1997年至2000年曾在低位徘徊,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快走上了一条上升通道,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2%的涨幅,变成2004年后每年6%以上的增速,自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幅超过6%。事实说明,中国农业不但能够承受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而且在经受锤炼后变得更具发展潜力。
就农产品进口而言,国外具有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潮涌而入。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农业在开放中提升了竞争力。按可比价格计算,5年来,中国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比1991年至2001年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高0.04个百分点。
加入世贸组织5年,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日益融入世贸体系,并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具体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发生了3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第一,农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农业加快融入世贸体系。
5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年均增长11.65%。据世贸组织统计,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稳居第五,占世界总额的比重从3%提高到3.4%,目前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贸易占农业增加值的份额(即农业对外依存度)由1992年的15.8%上升到2005年的20%,其中进口依存度由5%升至10.2%,出口依存度由10.8%下降至9.8%。农业对外依存度的日益提高,反映出的正是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体系中融入程度的加深。
第二,“引进来”和“走出去”迈出新步伐,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丰富。
一方面,中国引进外资外援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农业利用外商投资协议金额已超过300亿美元;另一方面,境外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境外农业技术示范和南南合作也得到稳步发展。中国先后在菲律宾、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国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向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斐济等发展中国家派出了近千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并为有关发展中国家举办了60多个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1300多人,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互惠共赢。
第三,积极参与多边双边谈判,在国际农业体系中地位不断提升。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积极参与农业多边双边谈判,成为塑造公平合理、互惠共赢的国际贸易环境的坚实力量。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与“20国集团”其他发展中成员一起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成为谈判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中国还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方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迄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启动,与巴基斯坦刚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冰岛等一些国家的谈判正在进行之中。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