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十一五”首年:发展之年

  本报记者孟为 通讯员沈筱婷

  2006年,北京“十一五”开门见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可圈可点。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一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对全市未来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发展改革会上了解到,全市经济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较优、质量与效益较好,就业与物价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态势。

  高端产业发展强劲

  “十一五”开局之年,本市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更加明显。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进行阐释,2006年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抓了扶持政策的研究制定和重大项目的协调落实。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已经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大支撑。金融业、电子信息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跃,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势强劲。制定并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

  另外,符合首都要求的高端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奔驰汽车、星网工业园二期、首钢冷轧、现代二工厂、康宁玻璃基板等重大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龙芯2E芯片、100纳米刻蚀机与离子注入机等自主创新项目通过国家验收,闪联、手机电视及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等一批标准取得突破,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音视频等一批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式创新步伐加快。污染企业搬迁调整和退出迈出实质步伐,首钢、东方石化搬迁调整有序推进,焦化厂停产,关闭了83个小煤矿。

  数字见证

  690.6亿元——1月-9月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90.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78%。

  20.5%——1月-9月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3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5%,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1.1亿元,占高技术产业的70.9%。

  53.2%——1月-11月,通信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和16.8%,分别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2.1个和2.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

  专家观点

  发展高端产业是北京市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北京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未来看,发展高端产业都是推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前看,北京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度达到70%以上,它们已经成为北京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撑产业。

  从长远看,北京是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地区,这里资金、信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在市场驱动下不断向北京集聚,形成越来越多的高端产业企业,顺势而动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对北京本身而且对环渤海乃至全国都有战略意义。

  2006年1月-11月增加值增速对比图

  新建的12个奥运场馆主体全部完工

  刚刚过去的一年,本市按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落实奥运筹备任务的要求,确保了奥运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推进奥运场馆及相关工程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

  据了解,12个新建比赛场馆和5个相关设施主体结构工程全部完工,临建场馆、改扩建场馆和训练场馆建设按计划推进。66项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和桥梁已建成辛店村路、北辰西路等20项,左安东路、和平里北街等42项正加紧实施,其余4项加紧前期工作。奥运交通指挥中心等一批重要保障设施加快建设。地铁五号线土建工程全部完成,铺轨完成90%;四号线完成工程总土建量的41%,十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完成工程总土建量的85%,首都机场轨道交通、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北京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机场北线、通惠河北路、广渠路等建成通车,赵登禹路等南北向通道加快建设。前门、大栅栏、玉河、烟袋斜街文保区试点工程开始实施。

  数字见证

  630亿元——截至11月份,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30亿元,其中重点工程完成投资约244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将超过800亿元。

  80%——郊区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

  66%——控制大气污染第十二阶段措施得到实施,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以上天数的比重达到66%。

  专家观点

  北京基础设施水平全方位提升

  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总经济师耿书文一系列的数字表明,2006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是全方位的,特别是交通和城市环境方面尤为显著。

  重点实施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的道路和环境整治工程,不仅可有效保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并且在奥运会后,广大市民可以方便快捷的到达这些奥运场馆观看各种高水平的比赛、参加休闲健身等文体活动。

  随着一条条城市道路的建成通车,我们的道路更多了、更宽敞了,公交线路更多、更舒适了,许多的公交车开进了社区,尤其是地铁4、5、10号线和首都机场轻轨已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08年建成通车。这些将全面提高北京市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可以使更多现在自己驾车出行的市民改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高峰时段拥堵的交通可得到有效缓解,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经济。

  通过提高城市污水、垃圾的处理率和处理效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逐步恢复河湖景观,可有效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另外,北京的胡同、王府、老字号是古都北京的代表,是首都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高度重视文保区的建设,有效保护和恢复北京的古都风貌,传承上千年的灿烂京味文化和皇城文明,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108项折子工程支持新农村建设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本市按照“投资转移——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产业转移——人口转移”的城乡发展路径,平稳起步,扎实推进。据了解,本市初步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

  本市郊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加快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就业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数字见证

  52∶48——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郊区转移,总计投入近90亿元,郊区与城区投资比例达到52∶48。

  108项——去年本市推出108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并要求年内全部完成。内容涉及现代农业、科教兴农、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12个方面,涵盖了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0个——继续安排1.8亿元支持建设了20个小城镇集中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11.7万吨/日,增速为历年最高。531个——全面建成531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28个——通过实施重要地表水源区生态建设等工程,完成了28个村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专家观点

  北京新农村建设起步平稳

  首都经贸大学首都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强从全国来说,北京的基础和条件较好。2006年北京市的人均GDP突破了6000美元,财政收入超过1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500元,各级政府落实以工哺农、以城促乡的力度也很大。总体上看,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起步平稳,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2006年年初市里确定了80个市级试点村,在这些村重点实施了村内路面硬化、安全饮水、污水治理和农村户厕改造等工程,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针对农村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全市搞了“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大工程。13个郊区县安装太阳能路灯4万多盏,建设吊炕46000多铺,还做了一些村里的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工程,使农民家里有了上下水,可以说确实是“新农村、新面貌”。

  2000年-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速

  北京市率先实行能耗水耗季报制度

  “十一五”开局之年,本市以较低的能耗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据介绍,2006年北京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同时,加快制定和出台《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节能领域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建立保障制度,确保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本市将“十一五”时期节能20%的目标按年度、区县、产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分解,落实节能责任,建立节能考核体系。

  北京在全国率先以季报的形式公布全市能源、水资源的消耗情况。作为国家确定的发展循环经济首批10个试点城市之一,北京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启动循环经济试点,目前正在选取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园区和区县,指导其编制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制定规划。同时,开展节能医生进家庭、节能教育进课堂等系列活动。

  数字见证

  4%——预计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6%以上,是全国六个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省市之一。

  20%——将本市“十一五”时期节能20%的目标按年度、区县和产业进行分解,落实节能责任,建立节能考核体系。

  8%——通过计量改造等手段,实现政府机构节能8%的目标。

  180万——绿色照明工程安装更换节能光源180万盏,受惠范围包括城郊中小学、市属50多家政府机构、部分宾馆、商厦、医院、部分公用设施、地铁线路等。

  专家观点

  为今后节能工作开一个好头

  全国能标委合理用电分会高级顾问翟克俊“十一五”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构想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开展节能降耗的重要阶段。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是为实现各项目标打基础的一年,本着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北京市在节能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在政府机构、大型公建、重点用能单位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工程,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绿色照明工程,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开展节能宣传等措施,特别是节能环保展览会,对节能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年应该继续把展览会办好。

  2006年一至三季度全市用电总量为451.2亿千瓦时,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电耗为819.83千瓦时,同比下降了4.9%;全市能源消费量为4315万吨标煤,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能耗为0.78吨标煤,比上年同期下降6.9%,预计能够实现全年节能4%的目标,为今后的节能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社会投资项目80%实行核准备案制

  “十一五”第一年,本市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记者了解到,本市发布实施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全面落实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有关配套政策,推进京承三期、区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实行特许经营。本市实行政府还本付息项目贷款银行招标制度,不断健全政府投资管理,努力从“管住”向“管好”迈进,在现有7项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公示和后评价3项制度,基本实现了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

  去年,本市发布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公益服务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此外,制定了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

  数字见证

  80%——企业投资管理进行改革后,北京市全社会投资项目的80%取消了审批,实行核准和备案,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100%下放到区县。

  1742个——依据“十一五”规划纲要、行业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政府投资项目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2006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库累计储备项目1742个,总投资890亿元。

  1200亿元——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已经与市发改委签约,三家银行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北京市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规模1200亿元,合作担保机构将提供方便快捷的担保服务。

  100亿元——去年,中小企业已获得三家合作银行新增贷款超过100亿元,最短的贷款审批时间仅为7天,初步建立起方便快捷的“贷款绿色通道”。

  专家观点

  用看得见的手来调动看不见的手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副代表汤敏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是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是由中小企业的风险大,又缺乏抵押品所决定的。因国有银行激励机制不足,管理体制僵化造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更难。国际经验说明,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政府能起,也应该起一定的作用。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并不需要政府更多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发动与引导了社会各方力量,搭建了一个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北京的经验说明,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要干预银行的贷款决定,更不是直接对中小企业给予补助,而是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来形成合力。信息的不对称与获得信息成本的高昂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最重要的原因。北京市有关部门抓住这个龙头,把担保、银行与企业都调动起来,仅三家银行参与就在短短的一年内给中小企业增加了1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这不但说明政府的措施的有效性,也说明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潜力很大。如果通过成功的试点,能动员更多的银行参与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北京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公共服务郊区投资比例升至47%

  2006年,本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构建和谐社会取得积极进展。

  据了解,本市地坛医院迁建、佑安医院改扩建等一批市属医院重大项目加紧建设,积水潭医院分院落户回龙观。另外在已经签约12所名校分校的基础上,新启动建设6所名校分校。本市加快建设国家大剧院、中国科技馆新馆等文化设施,继续改善社区和农村全民健身设施。同时规范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管理,加强对涉农价格、收费和教育乱收费治理,加大价格专项检查力度。

  数字见证23%——安排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建设政府投资32.7亿元,比2005年增长23%,投向农村地区的政府投资为13.7亿元,比2005年增长20%。

  541个——农村1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改扩建、4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新建和改造。远郊平原和山区的居民分别出行二三十分钟以内即可得到社区卫生服务。

  30万个——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实现新增就业岗位30万个、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6万人的目标。

  专家观点

  名校办分校教育更有效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方中雄“名校办分校”是旨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这个举措与以前一些地区推行的公办名校举办民办分校有着本质不同,它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倡导和扶持城区中小学名校到远郊区县利用新建或原有教育设施举办服务当地中小学生的公办教育机构。

  名校办分校项目既有现实意义也有战略意义。它通过一种新机制来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重大利益问题,使远郊区县的市民更快地分享到北京教育长期发展的优秀成果;通过政府的财力物力与名校的干部教师与教学资源捆绑投入,实现了支教方式上的“人”“物”并举、“软”“硬”并重,为分校的发展、为培育远郊区县的优质教育资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并对今后北京城市布局调整中新兴地区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起点、快速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RJ038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十一五 | 发展 | 节能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