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南方都市报

任志强没有当道具的义务

  媒体思想之笑蜀专栏

  还想像过去那样不把电视新闻当新闻做,而当成电视剧来做,认为观众和报道对象都可以任其摆布,这样的套路迟早要走上末路。任志强不过是率先敲响了它们的丧钟。

  任志强与某电视栏目闹翻,以致从节目现场拂袖而去。

对一次冲突的判断,当然应该建立在倾听冲突双方的前提下。现在我也很想这么做,但我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事发以来,一直只有任志强的声音,我听不到某电视栏目的声音。媒体的主要职能就在于沟通,主要长处也应该在于沟通。一旦自己成了冲突的当事方,沟通就更是责无旁贷。但在这一点上,某电视栏目做得很不职业。我不知道这是因为理亏,还是因为傲慢,抑或是因为无奈?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既然某电视栏目选择了缺席,那么客观上,我的评论就不能不主要依据任志强的自述。如果这造成了对于某电视栏目的误判,我要首先声明,这主要不是我的责任,而很大程度上是某电视栏目自己的缺席造成的。

  就任志强自述来看,任志强之所以拍案而起,根本原因,是那个节目存在着致命的问题,不仅主题先行,而且一再强加于人。设若任志强所述并非虚构,那么我不能不为任志强之拂袖而去叫一声好。对于一个主题先行而且强加于人的节目,任何人都没有忍气吞声、俯首听命的义务,任何人都有权拒绝做道具。假如此前竟没有一个人这么做,那只能是一种遗憾,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那些节目的张狂,成就了他们的目中无人。现在终于有一个任志强这么做了,完全按制作者的设计意图,将话题引入他们预先准备的圈套,成为他们调戏观众的工具,这样的电视新闻制作套路,终于开始遭到公开的抵制。这简直就是电视新闻史上的一次革命。

  什么叫电视新闻?在我来说,电视新闻无非是以电视为手段,对于事实真相的挖掘和再现。这就注定电视新闻的第一要素,必须是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见到的所谓电视新闻,往往不是这样,而不过是电视剧,跟一般电视剧的区别,不过是多了一个新闻的名头而已。它们往往不是对社会生活的客观记录,而是事先设计一个主题,然后选择素材,进行定向加工。场景是布置的,台词是事先编好的,甚至现场就有人提示该哭还是该笑,该跑还是该跳。

  这样导演出来的所谓电视新闻,它所追求的仅仅是编导者单方面理解的所谓“本质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而只要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就难免是对真实的扭曲。用任志强的话来说,这根本就是“缺乏对社会、对嘉宾、对观众最基本的诚信”。它能满足编导者的单方面需要,但因为它往往不符合生活的真实,所以对公众来说它不免是一种忽悠,一种不负责任的轻佻,甚至不免是一种刻意的误导。

  这种忽悠,这种轻佻,乃至刻意的误导,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人的不尊重。首先是不尊重受众。这种所谓电视新闻,既是对受众人格的一种蔑视,也是对受众智力的一种蔑视。其次是不尊重报道对象,报道对象在它来说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有着自我意志的生命体,不是一个有报道价值的故事的创造者或发现者或评论者,而仅仅是编导的提线木偶,它要你立正你就必须立正,要你稍息你就必须稍息。

  不是对受众和报道对象都平等相待,而是颐指气使,予取予求。这样的电视新闻制作套路,是一个有自由精神、有尊严感的现代人不可能接受的。但为什么这样的套路仍然能够大行其道呢?原因无它,而仅仅在于非新闻非经济因素造成的它的强势地位,它有如一个庞大的帝国,个体的力量难以同它抗衡。它不尊重人的感受,它对人的心灵往往大不敬,所有这些本来是致命的缺陷,人们没法去跟它计较。这就在客观上纵容了它,它就养成了惯性,就那样一往无前。

  但是,世道终究还是在变,人心也终究还是要变。所谓市场经济时代,是最讲究人性化和职业化的时代。但过去时代造就的强势愈突出,不尊重人的习性就愈难改变,不职业的习性就愈难改变,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时代就愈是要碰壁。还想像过去那样不把电视新闻当新闻做,而当成电视剧来做,认为观众和报道对象都可以任其摆布,这样的套路迟早要走上末路。任志强不过是率先敲响了它们的丧钟。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回望2006系列评论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任志强 | 新闻 | 电视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