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1日,本报与省青基会联合启动“圆梦行动”,呼吁社会各界资助寒门学子上大学,在本次活动中本报共发表文章100余篇,接受社会捐款517.1万元人民币,帮助1313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百姓是最广泛的参与者
本报自2003年起连续4年进行“关注寒门英才”大型系列报道,已帮助数千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 |
付女士原是我省海林市人,几年前去北京创业,当她了解到家乡还有很多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时,心里很酸楚,作为家乡人,她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份力,于是把想法告诉了自己的丈夫,没想到丈夫不但支持自己,还决定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于是两个人分别选择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捐款总额为2.5万元人民币。
肇源县工商局的井先生捐出从工资中节省的4000块钱,资助了一名女同学。在劝募日现场,一位84岁的老大娘,捐出200元钱帮寒门学子圆大学梦。一位下岗女工捐款2000元……这样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
企业捐款341.37万元
本报从2003年开始关注特困大学生这一群体,2006年的“圆梦行动”是4年来接受社会捐款最多的一年,企业捐款达341.37万元,占捐款总数的66.54%%。而省内企业捐款达139.54万元,如联通黑龙江公司捐款51万、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捐款16万……
在这些企业捐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企业向员工发出倡议、员工自愿的进行捐款。在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分行团委的号召下,全行有5733名团员参与了本次活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捐款总额达14万余元,35名寒门学子得到了资助。
受助学子欲做爱心传承者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通过本报呼吁获得资助圆大学梦的寒门学子们纷纷给本报来信,这些大学生说,他们将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进城务工的贫困农民工子女,为他们免费辅导功课,传递捐赠人的爱心和真情。寒门学子还表示,他们会坚强自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改变人生的命运,把他人的帮助化为不断前进的动力,将得到的“希望与爱心”传递给他人,以帮助他人为乐,用爱心回报社会。(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