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三巨头首度回应公众质疑
国内油价只涨不降,高额利润从何而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面对诸多议论,昨天——
本报记者王刘芳
中国石油行业三大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处在强烈的聚光灯下。
疑问:涨价支撑暴利?
回应:涨价只是次要因素
一边是国内油价的连续上调,一边是油企利润的节节攀升,三巨头的利润是不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直接掏出来的?“涨价是原因之一”,中石油老总蒋洁敏坦言,“但利润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清理整顿,改革分流,降低成本和挖掘潜力。”过去三年,中石油共撤并了8000多个银行账户,债务规模缩减了1000多亿元,去年一年光降低成本产生的效益就达到100亿元。中石化由于80%的原油要在国际市场采购,价格倒挂致使其炼油企业一年亏损四五百亿元,为保证利润,其平均每年关停落后炼油能力1620万吨,数十万员工在整合中被分流。中海油老总傅成玉则表示,去年其万元增加值的综合能耗及用水量分别下降了14.9%和22.7%,省下来的钱都成了利润。
疑问:国内油价为何只涨不跌?
回应:目前价格仍然倒挂
近三年国内油价已累计上涨十多次,而其间国际油价有涨有跌,目前已从每桶80美元的高位跌到50多美元,为什么人家涨时,我们的成品油价格跟着涨;人家跌了,我们怎么不见下调?“为把油价控制在公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我国对成品油进行了政府定价,而这个价格要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油价,这就是价格倒挂。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成品油价格也还是倒挂的。”蒋洁敏说,以2006年12月为例,国内汽、柴油出厂价分别为每吨5200元和4570元,而同期新加坡汽、柴油出厂价每吨折合人民币5509元和5352元,分别比国内高了309元和782元。
疑问:打破垄断是否更好?
回应:公众及国家都可能遭遇“油荒”
石油行业需不需要垄断?蒋洁敏回应道:“石油号称国民经济的血液,谁也不会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脉。在世界各国,石油都由国家垄断经营。各国的石油企业最多不超过3家,有的甚至只设一家石油公司。”国务院刚刚出台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石油行业必须由国家控制。中石油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8000亿元,总资产14000亿元,这样的规模在国内的确大得惊人,但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一规模仅是BP(英国石油公司)的九分之一。打破垄断会不会对公众更有利?中石化副总王天普说:“前几年国际油价低时,一些小炼油厂也炼油赚钱;这几年国际油价走高,以国内现在的成品油定价,根本无利可图,他们就关门歇业。要是我们也这么干,司机们就无油可加,一切喝油的机器都转不起来,国家就会闹‘油荒’。”
疑问:巨额利润哪儿去了?
回应:上缴、分红及扩大再生产
石油三巨头均在国内最赚钱的公司之列,其中,中石油的利润总额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境内所有企业之首。2006年,中石油和中海油的利润又分别达到1850亿元和480亿元,中石化的利润预计也在300亿元以上。“这些钱都花到哪儿了?”蒋洁敏解释说,33%要上缴给国家,剩下的67%又分两块:45%用于股市分红;55%拿出来进行再投资。“石油越采越少,中石油的资源每年递减6%。要保持产能,每年至少要增加1000万吨的产量,这就需要不停地勘探、开发新油田。而石油又是投资密集型行业,仅2006年,中石油的投资就超过了2000亿元。
疑问:为何不在国内上市,让国人分红?
回应:回归A股是心中之愿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其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均在香港等境外资本市场上市。为此每年三巨头都要拿出数百亿元的利润与境外股东们分享。像这样业绩优良的企业,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让国内的股民们分享其经营成果?三位老总均表示,肯定要回归A股。傅成玉说:“当年国内股市还不规范,去境外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别无选择。回归A股,一方面要让中国人分享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果;另一方面,境外上市的经历已使中海油成为一家高素质的上市公司,我们的回归也有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规范。”王天普表示,回归A股并无政策障碍,目前已在运作之中。
疑问:中石油社会责任感全球倒数?
回应:是在全球最有责任感的64家企业中排第63
前不久有媒体说,中石油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倒数第二。“事情完全不是这样。”蒋洁敏讲述了来龙去脉:美国《财富》杂志根据2006年7月15日之前企业对公益事业的贡献大小排出了全球64家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中石油名列第63位。到了国内某媒体那儿,就成了中石油的社会责任感排倒数第二,一件原本挺光荣的事情就这样变成了一条负面新闻。蒋洁敏说:“排名第62位,也就是倒数第三的,是刚刚把85%的财富捐出来的股神巴菲特!”石油三巨头负责人均表示,今后每年都要发布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报告,让公众来评判自己究竟有没有责任感。
(责任编辑:刘娅楠)
|